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国际催化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2016.7.05

  今天,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atalysis, ICC)在北京开幕,来自50多个国家的2500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这是国际催化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专家指出,这标志着中国催化研究的实力得到国际催化界的认可,正走向世界科学前沿。

  国际催化大会始于1956年的美国费城,因每四年举行一次、与奥运会同步,被誉为催化领域的“奥运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催化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

  在本次大会主席、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李灿看来,世界催化大会是催化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大会之一,今年能够落户中国,除了中国科学家为申办会议所作的努力,还意味着近年来中国催化科学在基础研究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已经走向世界科学前沿,得到广泛认可。“目前,中国催化科学家在石油化工清洁化发展、新能源开发及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在内的环境问题的研究上,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李灿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过去,我们都进口这些技术,而今天中国科学家开发的新技术不仅替代了国外的技术,一些领域还做到了出口。”

  中国在催化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法国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教授米歇尔·石(Michel Che)的关注。“1978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时,中国催化科学研究的基础还非常薄弱。”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如今,中国催化科学研究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他指出,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建的“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便是合作研究的典范,提升了中国催化科学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水平。

  据悉,“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高温浆态床煤制油关键技术研发及工业示范应用”及“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等项目成果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对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正在形成。而燃料油清洁化技术和发动机尾气脱硫、脱氮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正在走向工业化,将对我国大气污染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