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学研究从传统封闭的实验室搬到开放的互联网上进行,会取得怎样的效果?英美国家一批年轻科学工作者对这种科研方式予以肯定。他们在网上征召合作者和志愿者,在博客里发表科学设想并征求意见,令互联网成为科研新场所。 

  集思广益 

  对剑桥大学教授蒂莫西·高尔斯而言,能难倒自己的数学题并不多,他曾获得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茨奖。然而,一旦遇到难题,数学大师也得求助于人。 

  在如何用数学方法论证多维物体的属性这一问题上,高尔斯屡遭“滑铁卢”。最后,他把这个难题和自己的一些设想放到了网络博客上。

  有没有其他人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别人会不会提供好点子?平日里暗自较劲的数学家们是否愿意协同合作?带着一丝好奇,高尔斯展开了一场网上试验。

  “这就是一次试验。我觉得值得一试,”他说。

  这个被高尔斯称为“博学计划”的试验在互联网上迅速“蹿红”,几天之内吸引多名专业人士关注并为之出谋划策。几个星期后,已经有超过40人参与解题,答案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