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论战型科普”:治理网络科学谣言的新武器

2013.10.18

  互联网,尤其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身为科学技术产物的互联网却助推了大量科学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这似乎为“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提供了一个例证。网上充斥着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新能源、化学工业、交通工程、环境项目的种种不实传言和误解,至于健康养生、星座算命方面的谬误和伪科学知识更是俯拾皆是。这些谣言在许多群体性事件中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也伤害和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点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网上,人人都可发布、传播科技信息,而不用经过科学权威和同行的审查。因此,百度知识上的健康知识可能来自一个小学生,论坛上的转基因信息可能来自尚未毕业的高中生,微博上对PX项目的妖魔化评论可能来自一位家庭主妇。海量的不确切消息、伪科学知识和谣言构成了桑斯坦所言的网络“信息流瀑”(informational cascades),普通公众淹没其中。在只有3.27%的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中国,这个问题显得更加严重。

  通过严厉的打击手段增加造谣、传谣成本,可以作为应对网络谣言的一个选项。但至少在科学领域,这个选项似乎只能治标,无法治本——强力的打压只能暂时抑制人们造谣、传谣的行为,却无法根除他们因对相关问题的无知、误解而导致的疑惑和不服。对科学上的谣言,根本的治理之道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增强“谣言免疫力”;最直接的方式却是发动一场“科学对谣言的战争”,用科学的“信息流瀑”压制谣言的“信息流瀑”。在这两个方面,科学普及是最为重要的武器。

  传统媒体时代,科普一般是基于受众(科学知识的弱势方)对科学权威性的信任,由知识的掌握方单向灌输的过程,可称作“权威型科普”。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科学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受众与科普者之间更加平等,科普转为主要基于受众的兴趣,强调科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模式,可称为“趣味型科普”。典型代表是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群体,通过网络上大受欢迎的“小清新”和“卖萌”风格,吸引了大批科学爱好者。但由于其受众主要是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和知识基础的“小众群体”,在对抗科学谣言时影响力很难进一步扩展。

  与其气质对比鲜明的是以方舟子为代表的“论战型科普”。主要特点是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即时性”和“互动性”的优势,旗帜鲜明地向科学谣言宣战,把互联网开辟为反对谣言的理想战场。其优点显而易见,一是受众范围大大扩展至论战双方能够影响的公众。事实上,最近几次论战中方舟子把战火引向了崔永元等社会名人,除其本人的个性使然外,我更愿相信这还是一个扩大受众范围的论战策略。二是内容更加深入——为了说服对方,除科学知识外,对科学方法的介绍往往也很重要,而后者一向是传统科普的薄弱点。放下对其个人的巨大争议不论,方舟子近期在胶原蛋白、转基因等议题上的论战,已经展示了这种科普模式的巨大影响力。

  当然,“论战型科普”自身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一是面临“兵源”的挑战。谣言存在于各个科学领域,单枪匹马很难赢得这场战争,“科学人”必须加入进来充实兵源。二是论战规则的缺失,加上参与者鱼龙混杂,使得论战因常常沦为对人身的攻击而偏离了原本的科学议题。事实上,这也是许多科学家不愿参与论战的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其把精力放在惩罚谣言制造者身上,倒不如加大对网络讨论环境的规范力度,建立起就事论事、文明、有序的论战规则,让越来越多的“科学人”加入战场,让谣言输在与科学论战的战场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