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帖】冷冻复性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讨论帖】冷冻复性
是《冻干法复性蛋白》。冻干法不建议随便做,太耗费能源,如果有生产线资源或者捎带的话,可以尝试一下。对以后大量生产EGF,IGF这种蛋白粗品可能会很有裨益。不过现在正好过冬天,气候干燥的地方可以考虑一下。

protocol很简单,就是变性完了冻结,然后抽取早期融化的液体,其中就应该有已经复性的蛋白。
但是很多蛋白可能对冷冻敏感,这个还需要看您的运气了。具体变性液,我是用8M尿素PBS缓冲液Ph8左右加点BME,加9%甘油做冻结保护剂。您完全可以用您实验室的变性液配方,不必限制。
我做过4种蛋白,其中3种确切获得活性。BSE没条件测活,但是获得水溶性。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讨论帖】冷冻复性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ukonptp (2013-11-05 23:26:02)

    QUOTE:

    原帖由 寻梅 于 2013-11-5 23:25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是《冻干法复性蛋白》。冻干法不建议随便做,太耗费能源,如果有生产线资源或者捎带的话,可以尝试一下。对以后大量生产EGF,IGF这种蛋白粗品可能会很有裨益。不过现在正好过冬天,气候干燥的地方可以考虑一下。

    protocol很简 ...
    冰块样品早期融化出来的液体里就没有尿素?
  • 阿司匹林 (2013-11-05 23:26:27)

    QUOTE:

    原帖由 寻梅 于 2013-11-5 23:25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是《冻干法复性蛋白》。冻干法不建议随便做,太耗费能源,如果有生产线资源或者捎带的话,可以尝试一下。对以后大量生产EGF,IGF这种蛋白粗品可能会很有裨益。不过现在正好过冬天,气候干燥的地方可以考虑一下。

    protocol很简 ...
    请问您做的这四种蛋白是本身就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还是本身是可溶性,但是加尿素变性?
    我希望您提供的方法能对本身就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蛋白质有作用。
    如果可能,请贴一张电泳图一饱眼福。(相信有不少人想看图)
  • bgf5 (2013-11-05 23:26:52)


    看了上面老师们的讨论真的很钦佩,学生想请教一个问题,我想做二维电泳的实验,但是因为起初不知道,标本取好以后没有用PBS液冲洗,没有去除表面的血液,这样血液中高丰度的蛋白质会在胶上将会掩盖有意的蛋白质点。。。现在标本保存在液氮中,不知道怎样处理才能去除这些血液成分??因为都已经冻在一起了。。。。十分焦急,谢谢帮助。。。
  • 寻梅 (2013-11-05 23:27:52)


    最先做成的是自己合成的包涵体,大约250aa(在原公司);之后一种是某大学的包涵体,其后是RnaseB变性灭活做的(用冻干法);之后是自己灭活BSE(用复性仪)。
    BSE的电泳在复性仪的帖子里有,上面的ladder应该是二硫键尚未氧化的结果,用双氧水氧化后,确实减弱。

    另外二维电泳似乎对标本要求不是要命的高,解冻之后洗掉血液似乎就可以了。反正冻在液氮(-196)里面该变性的也都变了……估计你不可能之前做过二甲亚砜防冻处理。
  • 寻梅 (2013-11-05 23:28:11)

    冰块样品早期融化出来的液体里就没有尿素?

    ============================================================

    也会有点的,但是应该不多,所以提到了用预冷的缓冲液稀释一下防止干扰。
  • uaubc (2013-11-05 23:28:39)


    1、相同的包涵体样品做过其他方式的复性试验吗,如透析,稀释,G25换液?
    2、蛋白收率如何?除去那一小部分早期融化的液体,余下的主要样品部分怎么办?

    个人认为此方法只是利用了变性剂在低温环境下溶解度较低,除去变性剂而已。相同样品如果用这种方法做可以复性的话,那么用稀释法应该也是可以完成复性的。
  • 寻梅 (2013-11-05 23:29:20)

    QUOTE:

    原帖由 uaubc 于 2013-11-5 23:28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1、相同的包涵体样品做过其他方式的复性试验吗,如透析,稀释,G25换液?
    2、蛋白收率如何?除去那一小部分早期融化的液体,余下的主要样品部分怎么办?

    个人认为此方法只是利用了变性剂在低温环境下溶解度较低,除去变性剂而已。 ...
    相关疾病:
    赌博

    我做的复性仪能直接析出变性盐而不明显冻结试剂,现实条件不允许……只能这样把最原始的protocol摆在这里让诸位有条件的朋友来尝试,以期先发篇论文之后再找深入研究的机会。
    反胶团法收率100%,现在似乎也没用……
    科研很多程度上近似赌博……
  • 寻梅 (2013-11-05 23:30:04)


    余下的主要样品部分您可以利用现有的任何方法继续复性,抽出的少许液体基本可以认为对变性液没啥干扰。
  • 寻梅 (2013-11-05 23:30:27)


    发张麻省联系信函的截图,以证所言!


    39635515.jpg

  • tangxin_80 (2013-11-05 23:31:02)

    1、相同的包涵体样品做过其他方式的复性试验吗,如透析,稀释,G25换液?
    2、蛋白收率如何?除去那一小部分早期融化的液体,余下的主要样品部分怎么办?

    个人认为此方法只是利用了变性剂在低温环境下溶解度较低,除去变性剂而已。相同样品如果用这种方法做可以复性的话,那么用稀释法应该也是可以完成复性的。

    ===============================================================================================================

    稀释法的缺点就是样品后来体积大。

    楼主的方案除了低温去除变性剂外,还有一个作用恐怕就是利用低温固化蛋白质的互相作用和碰撞接触,降低复性过程中因蛋白互相粘合形成的沉淀
  • tangxin_80 (2013-11-05 23:31:19)

    也会有点的,但是应该不多,所以提到了用预冷的缓冲液稀释一下防止干扰。

    ============================================

    楼主有做过试验么?液体中残留的尿素大概在多少摩尔
  • ukonptp (2013-11-05 23:31:46)

    稀释法的缺点就是样品后来体积大。

    楼主的方案除了低温去除变性剂外,还有一个作用恐怕就是利用低温固化蛋白质的互相作用和碰撞接触,降低复性过程中因蛋白互相粘合形成的沉淀

    ===============================================================================================================

    恐怕不是固化。“我做的复性仪能直接析出变性盐而不明显冻结试剂”

    我猜测是利用低温,但不是很低温条件,可能是在0到-5度左右,Urea、盐酸胍高浓度的变性剂由于温度下降而析出。为了防止溶液冻结,还可能加入了一些盐类,如NaCl,或甘油之类防冻剂。

    透析复性的缺点是不均匀,透析袋壁处的变性剂浓度变化太快。
    稀释复性也有浓度变化太快问题,另外体积也是太大。
    这个冷冻法如果控制好温度的变化,好像可以均匀地控制变性剂的析出,且样品溶液均一性好。
    不管这项技术是否真的能够实现,操作方面也不一定比透析、稀释好(温度控制,常规的试验室没有精确低温控制设备),但思路方面是可以试一试的。
  • dhpbj (2013-11-05 23:32:17)

    发张麻省联系信函的截图,以证所言!

    ==========================================================================================

    我想看的不是这张图。
    我想看的是电泳图。虽然我知道复性得到的蛋白质浓度可能很低,但是应该浓缩一下,测一下浓度,做个电泳。
    另外,我有个问题,您说"早期融化的液体,其中就应该有已经复性的蛋白",这个“早期”是多早?多少体积算早期?
  • 寻梅 (2013-11-05 23:32:51)

    QUOTE:

    原帖由 dhpbj 于 2013-11-5 23:32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发张麻省联系信函的截图,以证所言!

    ==========================================================================================

    我想看的不是这张图。
    我想看的是电泳图。虽然我知道复性得到的蛋白质浓度可能很 ...
    很遗憾,您问的一切我都没法给您清晰的答案!不是我不想,是现实没给我这种机会(本人正在失业中,已经3年。做生物研发不是个人能承受的,虽然我曾竭力去尝试……)。坦率的说用冷冻复性的蛋白浓度一点不低,甚至由于变性盐的析出,导致溶液体积骤减,蛋白浓度较初始几乎翻倍。
    个人感觉做探索有时是跟着感觉走的,想来“早期”就是够您测活一次的量即可。
  • 寻梅 (2013-11-05 23:33:12)

    QUOTE:

    原帖由 ukonptp 于 2013-11-5 23:31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稀释法的缺点就是样品后来体积大。

    楼主的方案除了低温去除变性剂外,还有一个作用恐怕就是利用低温固化蛋白质的互相作用和碰撞接触,降低复性过程中因蛋白互相粘合形成的沉淀

    ====================================== ...
    多谢版主!
    稍微更正一点,目前采用的方式不是用-5度这种方式。-5会析出一部分盐的但是距离复性的要求应该还是比较远的。
    在设备设计上是把冷冻面放在液体底部,盐(尿素,盐酸胍)密度是1.3左右,所以是沉淀在底部的。越浓的溶液比重越大,包涵体密度也是1.3左右。这样的好处是“废物”都在底部……
  • 寻梅 (2013-11-05 23:34:13)

    楼主有做过试验么?液体中残留的尿素大概在多少摩尔

    ============================================================================================================

    我冻过8M的尿素溶液,冰块架在滤纸漏斗上室温融化的结果是下图。很抱歉,没称重估算溶液里面剩余的尿素。您自己有条件估算一下吧!


    65022120.jpg

  • finger (2013-11-05 23:34:39)


    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比较困惑。
    该方法的实质是一个缓慢降低尿素浓度进行复性的过程,对某些蛋白也许管用,但估计其普及性是不好的,复性的方法如同纯化一样,是没有固定方式可循的。
    1、温度对蛋白的折叠有一定的帮助的,有许多的复性就是在18度左右进行的,所以低温有时可能却是一种阻碍;
    2、复性缓冲液的组成是相当重要的,楼主使用的配方很简单(当然简单有时也是最适合的),但是我想这样子肯定对许多其他蛋白的作用不大,特别是含有半胱氨酸的;
  • 寻梅 (2013-11-05 23:35:10)

    QUOTE:

    原帖由 finger 于 2013-11-5 23:34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比较困惑。
    该方法的实质是一个缓慢降低尿素浓度进行复性的过程,对某些蛋白也许管用,但估计其普及性是不好的,复性的方法如同纯化一样,是没有固定方式可循的。
    1、温度对蛋白的折叠有一定的帮助的,有许多 ...
    坦率的说表面上看复性方式是没啥规律可循的,可是有一点是不变的规律——就是变性盐的去除和缓的达到一个临界点复性即开始(蛋白复性始终为两种力量左右,其一是变性盐产生的变性力量,另一是存在于一级结构中的复性力量。这两种力量都有益于复性。变性力能破坏错误折叠,给正确复性以机会;复性力能指引正确折叠。)。这个过程越和缓越具有复性的优势……
  • yyaxw84 (2013-11-05 23:35:31)



    我们意外发现这个现象也已经有3年了,但是由于觉得没法放大,无法应用于生产,所以没能继续进行相关研究。
    不过我们用的是2M的尿素,实验过程和你的方法略有异同

    知音啊。。。

    我们当时还想开发复性试剂盒呢,有空咱多讨论下
  • 寻梅 (2013-11-05 23:36:01)

    QUOTE:

    原帖由 yyaxw84 于 2013-11-5 23:35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我们意外发现这个现象也已经有3年了,但是由于觉得没法放大,无法应用于生产,所以没能继续进行相关研究。
    不过我们用的是2M的尿素,实验过程和你的方法略有异同

    知音啊。。。

    我们当时还想开发复性试剂盒呢,有空咱多讨 ...
    非常荣幸能有同行者!一个人走的真的很累……
    说实话没能理解您“没法放大,无法用于生产”这句的意思。纠缠于这个设计三年多了,该想的也都想过了。
    恕在下愚钝,能否解惑?感觉这方法太适合大规模复性生产了,设备基本就跟冰箱差不多……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讨论帖】冷冻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