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量增价跌 景气不佳

2011.3.31
banquan28.jpeg
图1:2010年单品种维生素出口金额情况(单位:万美元)
banquan28.jpeg
图2: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市场分布情况
banquan28.jpeg
图3: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市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医保商会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整理

  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在经历连续4个景气年之后,2010年出现了下滑,出口价格降幅之明显,在整个原料药出口中也属罕见——出口平均价格同比下降了16.6%。据海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19.5万吨,同比增长33.5%;出口金额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支柱产品量增价跌

  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同比大幅增加了33.5%,但出口平均价格却同比下降,主要是受累于两大支柱产品VC和VE的价格下降。2010年VC出口数量增长46.8%,出口单价却下降31.3%;VE出口数量增长30.6%,出口单价下降3.3%。

  我国是全球维生素最大的生产国,在世界维生素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优势产品VC、VE、VA和VB族也是出口主导型产品,我国生产的VC占据国际市场90%的份额,且市场需求刚性、需求量逐年增加。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中,我国VC出口仍一枝独秀,出口金额翻番,整个行业高景气运行并持续到2009年全年度。于是乎,各地开始扩建再建VC项目,导致产能迅速膨胀。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的VC行业调查显示,由于一些地方违规审批和建设新增VC产能项目,导致中国VC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将超出全球需求近一倍;已建、在建和拟建VC年生产能力合计超过8万吨,预计2010年底产能将接近18万吨,2012年将超过20万吨。而全球市场需求量只有12万吨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价格下降是必然的。

  VE的情况比VC要好得多。VE位居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第二,国内主要生产厂商是浙江医药股份和浙江新合成,占有国际市场份额的40%。VE技术工艺难度较大,合成反应步骤较多,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大,加上中间体渠道的限制,行业准入壁垒较高。因此,虽然景气度与VC一样备受关注,但目前还没有新的竞争者进入,产业集中度较高、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此外,一些小品种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2,出口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回升,分别为96.3%和8.5%。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维生素B12。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维生素B12出口总量下降了34.2%,主要是因为饲料级B12出口数量大幅减少,同比下降了45.4%,但是出口价格同比增长了100.2%,达到27.7美元/公斤。氰钴胺及其衍生物出口数量增加了21%,出口价格为2817.7美元/公斤,同比增长7%。

  主流市场需求恢复

  2010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到132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增加了8个新兴市场。欧盟、北美洲和亚洲依然是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所占比重高达90.2%。对三大主流市场的出口数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7%,分别为欧盟增长39.2%,北美洲增长27.4%,亚洲增长27.8%。亚洲市场需求已经保持了十几年的持续增长,出口金额占比较上年增加1.3%;欧盟、北美洲市场继2009年负增长之后,2010年出口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同时这两个市场出口金额占比也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别为1.1%和0.1%,说明市场需求正在恢复。

  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的前十大目的国分别为美国、德国、荷兰、日本、比利时、印度、韩国、巴西、泰国和新加坡,对这十国出口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有德国、印度和泰国,增长幅度分别为59.4%、42.3%和45.3%;相对增幅较小的是日本,但是幅度也在13%以上。这充分说明维生素类产品市场格局没有改变,主流市场需求依然强劲。新兴市场智利、俄罗斯成长性良好,出口增幅均在100%以上。

  相对于出口数量的普遍增长,出口价格却是清一色的下降趋势。价格跌幅较少的是荷兰和新加坡,仅有3个百分点;跌幅较大的是德国、日本和巴西,均在20%以上。

  产业集中度较高

  目前,我国维生素生产企业已在多个维生素细分市场上取得了生产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基本上几家企业的单项维生素品种就占据全球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非常高。2010年,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出口的维生素B5占比就高达72.6%,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的维生素B2占比也在70%以上。其他单项维生素产品出口金额排在前十位的企业所占比重均在86%~96%之间。

  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企业有827家,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石药集团维生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鲁维食品生物有限公司、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新维普添加剂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服务贸易有限公司、帝斯曼维生素(上海)有限公司位列出口金额前十名。上述10家企业出口金额总和占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63.4%。

  在维生素出口企业中,国有、“三资”和民营企业出口金额占比分别为37.6%、35%和27.3%。在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4家国有企业、5家“三资”企业和1家民营企业。

  众所周知,维生素类产品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添加、饲料添加等领域,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呈现出市场需求加大的趋势。维生素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其下游的饲料、食品、医药和美容等行业,大约有每年5%的递增。虽然维生素市场的需求始终向好,但容量依然有限。以目前国内原料药的生产情况,罕有品种是真正供不应求的,大部分产品即使因为厂家供应不足造成短期货源紧张,也很快会得到补充。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上升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可喜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加大力度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的工作。预计2011年维生素出口将受到国际市场变化、产品行业集中度、国家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动态走势将更加引人关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