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大教授孙立广课题组又有一篇论文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这是该小组今年4月以来在《自然》子刊上发表的第二篇关于热带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孙立广教授原本从事地质学研究,近十多年来,他另辟蹊径,率领弟子下南极,上北极,赴南海,寻找企鹅粪、鸟粪,独创“企鹅考古法”,开拓了“全新世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在著名学术期刊发表100多篇高水平论文。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十三年前的那次“异想天开”。

  1998年底,孙立广费尽周折,争取到参加中国第15次南极科学考察的机会。孙立广到南极长城站,他的大弟子谢周清到中山站。

  孙立广提出的科考目标让大家吃惊——到南极寻找企鹅粪土层。

  “这个想法是被逼出来的。冰芯、湖泊、海洋、地质等各领域都有科学家带着团队在做,步人后尘便去不了南极。”孙立广说,企鹅是南极最主要的动物种群之一,它们来自海洋,以磷虾为主要食物,把粪便排泄在陆地上,通过雨雪的冲刷聚集到湖泊中,形成水、土、气和生物界面上的物质循环。通过含有企鹅粪土的湖泊沉积层微量元素分析,可以了解人类活动对南极生态的影响,考察历史时期企鹅数量的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孙立广希望借此“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渠道,在粪土中做出有分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