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陈功友教授973项目多篇文章解析新机理

2012.7.18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陈功友教授2008年6月进入上海交大组建了“植物-病原物互作功能基因组学”实验室,之后邹华松博士和邹丽芳博士先后加盟,主要从事稻黄单胞菌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机理与控制的基础研究。

  近期这一实验室发表了多篇文章,分别解析了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稻黄单胞菌的致病遗传学新机理,相关成果公布在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以及Microbiology杂志上。

  第一篇文章“The Ketoglutarate Transport Protein KgtP is Secreted through the 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and Contributes to Virulence in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主要揭示水稻白叶枯病菌如何利用二羧酸转运蛋白从水稻中获得营养的机制。

  文章发表于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杂志,这是美国微生物学会主办的在微生物学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这项研究在国家973计划(2012CB114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832)和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计划(11JC1406300)资助下完成的,由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师陈晓斌博士和陈功友博士共同指导。

  第二篇文章“EcpA, an extracellular protease, is a specific virulence factor required by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but not by X. oryzae pv. oryzae in rice”主要揭示胞外蛋白水解酶在稻黄单胞菌两个致病变种的遗传学差异。

  文章发表于Microbiology杂志,这是英国普通微生物学会主办的在微生物学领域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这项研究是在国家973计划(2012CB1140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832、31171811)资助下完成的,指导教师为陈功友博士。

  除此之外,今年年初,这一实验室还发表了另外两篇文章,分别公布于PLoS ONE,以及AEM杂志上。这些研究得到了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资助。

  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与植物互作时形成III型分泌装置(T3SS),将致病性效应蛋白(effectors)注入植物细胞中从而导致植物发病。这两篇研究论文分别揭示了病原细菌糖代谢与T3SS组份利用糖代谢产物间的关联性;以及揭示了slyA基因与另一调控因子HrpL共同对T3SS形成起关键调控作用。

  这些发现的重要性在于为研发防治细菌病害的新药物提供了药物靶标候选对象。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