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科院心理所:炒股后悔心理研究获成果

2007.6.13

来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消息,该所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李纾研究员、梁竹苑博士后在后悔心理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假设在今年5月30日股市暴跌前夕有2位股民,一位将他的股票从一家公司转移到另一家公司,因此损失了2000元;另一位曾准备将他的股票抛出但最终没有这样做,也因此损失了2000元。尽管两人同是损失了2000元。请问谁更后悔?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Kahneman和Tversky在1982年,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后悔研究中著名的作为(action)效应,认为那位转移股票(做)的人,要比那位没有抛出股票(不做)的人更后悔。但也有研究者发现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后悔的往往是“没有做什么”,即不作为(inaction)效应。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李纾研究员、梁竹苑博士后的一项实验研究为解开这一迷津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作为或不作为效应可能受行动结果与好结果的接近程度的影响。

该研究巧妙设计了5个实验任务,每一实验任务中对结果接近或远离好结果的程度进行了不同水平的操作。研究结果发现,当作为的结果接近但未达到好结果时,作为比不作为更加后悔;但如果作为的结果远离好的结果,不作为比作为更加后悔。该研究结果说明,作为效应受与好结果接近程度的调节。因此,Kahneman和Tversky的经典实验中所发现的作为效应,很可能只是既没有接近又没有远离好结果的特例:做“无用功”的作为。

该研究发表在SSCI索引期刊《应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37:807-821)今年4月刊。 


李纾, 福州人,福州大学机械工程系工学士(1982年)、杭州大学心理学系教育硕士(1988年)、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心理学院哲学博士(1994年)。1995-1996年任新南威尔士大学校长专项基金博士后研究员,1997-1998年任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澳大利亚国家博士后研究员,1999-2002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2003年任澳门科技大学助理教授。200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Academy of Management、以及南洋学会会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注册心理学家;澳门科技大学行政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Korean Journal of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心理学报、以及中华心理学刊等期刊审稿人。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