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10年北京质谱年会隆重召开

2010.12.10

  2010年12月10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质谱学会主办的2010年北京质谱学会在北京小汤山白鹭园胜利召开。本届年会旨在加强学术之间的交流,让更多业界人员掌握、了解质谱技术以及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在分析科学中的发展与应用进展。来自全国质谱界专家学者、仪器厂商、青年研究人员、高校院所学生共15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

2010年北京质谱年会现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再帕尔研究员

  2010年北京质谱年会邀请到了多位国内知名质谱专家作大会报告,同大家一同交流其研究成果;还邀请了业内知名厂家包括AB SCIEX公司、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公司等厂商作新技术进展报告。此外,本届年会还特别安排有技术及应用培训,包括有机质谱基础知识、质谱检测以及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共性问题,色质联用技术及其应用、仪器的维护等内容。大会报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再帕尔研究员主持,每个报告结束后,都有踊跃的听众提问,学术讨论气氛非常热烈。

大会报告

浙江大学 潘远江教授

  首先,来自浙江大学的潘远江教授带来了题为《电喷雾质谱中离子/中性复合物中间体介导的有机分子裂解反应研究》的报告。潘教授所在课题组近年来,一直从事电喷雾质谱中有机分子裂解规律的探讨,并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有机小分子单分子气相裂解反应。

  离子/中性复合物(Ion-neutral complex,INC)是单分子气相反应的重要中间体,该物质的存在使得气相单分子反应具有某些双分子反应的性质,往往被用来解释有机质谱的单分子碎裂反应中一些特殊的丢失现象。在电喷雾串联质谱中离子/中性复合物中间体主要是由于质子迁移产生的。近20年来,各国科学家已经相继报道了多类离子/中性复合物参与的质谱裂解反应,包括质子转移反应、阳离子转移反应以及多种重排反应等。

  在质子化芳基醚、苯磺酰胺等几类化合物的多级质谱中,潘教授所在课题组通过实验发现了一系列以离子/中性复合物为中间体的气相离子裂解反应,包括一类新的电子转移反应,这些裂解反应形成产物离子的途径、以及产物离子的丰度均与取代基效应有关。并通过理论计算和氘代实验系统对上述反应展开了系统的研究。

  潘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有机小分子质谱领域的研究,近几年所作出的一些成果都是基于2002年购买的一台小型离子阱质谱上完成的,潘教授讲到:“用最便宜的科学仪器作出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工作,这也是对我国科学研究所作出的一点贡献。”潘教授最后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在有机小分子领域能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北京大学化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袁谷教授

  来自北京大学化学院化学生物学系袁谷教授为大家介绍了G—四链体DNA的形成与识别的研究进展情况。

  首先袁教授指出了G-四链体研究的目的和意义。G-四链体结构类型分为吊兰型、椅型、螺旋桨型等。G-四链体是由G-四分体堆积形成的,每个G-四分体则是由一个平面上的四个鸟嘌呤环互联形成。正因为一些重要癌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富含鸟嘌呤(G)的特殊序列,所以G-四链体在基因表达以及基因转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药物诱导或稳定剂例如c-myc、c-kit、Bcl-2这样一些癌基因或是端粒末端G-四链体则可达到抑制基因表达和诱导癌细胞凋亡的效果,从而G-四链体成为潜在抗肿瘤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

  在G-四链体DNA的形成研究中袁教授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分别研究了VEGF基因启动子区、HIV-1整合酶抑制剂、Bcl-2基因(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的G-四链体DNA的形成情况,并探究了溶液条件对G-四链体结构的影响,最后得出:

  •   钾离子、氨根离子的存在有利于G-四链体(以下简称G4)的形成,并且G4会选择性结合(n-1)离子(n是指G-四链体层数);
  •   增加钾离子、氨根离子的浓度或者增加DNA浓度会促进双分子G4的形成;
  •   碱性条件不利于G4的形成;退火技术对G4结构有明显影响,有利于形成单一的分子内G4。

  在G-四链体DNA的识别研究中,袁教授通过设计合成新型DNA识别分子,并借助ESI-MS技术分别对C-MYC癌基因、VEGF基因、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G-四链体进行识别研究,并分别考查了小分子与端粒G-四链体相互作用、小分子识别和结合G-四链体的选择性并探究了G-四链体及其复合物的热稳定性、Bcl-2双链DNA与G-四链体在共存的溶液体系平衡移动情况。最后借助CD、NMR、荧光、PAGE等技术探究生物活性,筛选具有选择性的识别分子。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