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不必过度迷信肿瘤标志物检查

2015.11.18

   在一次体检中,48岁的廖先生意外查出肿瘤标志物CA199高达70u/ml(标准正常值0-39u/ml),CA199是肿瘤标志物的一种,尤其是针对胰腺癌,廖先生因此陷入极度恐慌,夜不能寐。为此,他先后做了一系列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然而,廖先生依然“疑神疑鬼”,他准备再花8000多元做一次PET-CT检查。这时,门诊中一位医生查看了他的各项检查报告后,建议他“过两个月再看看”。两个月后,这次,肿瘤标志物指标已悄悄恢复正常。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医院和体检机构都开设了“肿瘤标志物”体检项目。但很多人在拿到检查结果时,面对体检报告单上半懂不懂的字母和数据,往往无法作出合适的判断。有些人发现某个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范围,就开始坐立难安,陷入恐慌,到处求医问药。究竟肿瘤标志物代表着什么?其指数的升高与癌症有何关联?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肿瘤标志物“加入”体检套餐

   记者了解到,目前几乎所有的体检都包括两项基础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AFP)与癌胚抗原(CEA),这两项分别是肝癌与消化系统癌症的辅助诊断指标。而在更高端的体检套餐里,肿瘤标志物已经增加到了13项,很多体检机构还专门推出了“防癌体检套餐”。

   记者在一家体检中心的网上商城上发现,9项体检套餐中,有6项均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标价863元的中青年体检套餐中男女性均检查甲胎蛋白定量(AFP)、癌胚抗原定量(CEA)、癌抗原19-9(CA19-9)三项,男性额外增加前列腺肿瘤标志物组合检查,女性含有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25(CA125)检查。记者走访发现,某两家知名的体检中心分别推出的防癌体检套餐,价格从5000到17000不等,其中包含13种癌症和癌细胞(癌胚抗原定量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筛查。

   对健康人群所起的作用有限

   面对如此复杂的防癌体检套餐以及肿瘤标志物异常的结果,我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体检科医生直言,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肿瘤患者监测其病情发展、治疗与康复的指标,所有的医生都非常清楚,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癌的依据。用他们来做癌症筛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很低,因而常常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体检时这种笼统的肿瘤检测项目意义不大。他认为,目前所有的肿瘤标志物不适合用于健康人群的肿瘤筛查。现时所知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真正能反映癌变的,只有很少几种特异性的指标。不仅如此,非肿瘤性的疾病也会引起标志物的升高,比如慢性肝炎、前列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等,或者服用了某些药物,甚至实验室的技术标准和稳定性都有可能会干预检查结果。且这种检测成本高,检测结果对临床导向性和对体检者心理影响大,因此,对于健康人群进行癌症筛查在国内外存在着争议。

   不过,有专家指出,对于高危人群,肿瘤标志物对肿瘤早期发现还是有一定意义。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