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长江鱼保护区拟“瘦身” 为小南海电站修建让路

2011.1.26
  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区边界调整公示今结束;环保部生态司称与小南海水电站有关

  “掐头”之痛未了,“去尾”之忧或临。

  继2005年长江鱼类保护区调整之后,最近又因小南海水电站的建设,该保护区面临再一次缩水的可能。

  日前,环保部发出2011年第1号公告,对7个保护区调整情况作出公示,其中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 (下称鱼类保护区)赫然在列,公示时间1月10日至21日。

  据了解,此次“鱼类保护区”调整范围将由原先的33174.2公顷,调整为31713.8公顷,直接缩小1460.4公顷。

  此前,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研究认为,小南海和其他梯级电站开发的累积效应将会严重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水域环境,对栖息的珍稀特有鱼类造成毁灭性影响。

  而多家环保组织也吁求“审慎决策”此次调整事宜,同时向环保部发出延长公示时间的申请,环保部受理之后决定将公示期延至1月26日(今日)结束。

  “此次保护区范围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小南海水电站修建让路。”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掐头”之后恐再“去尾”

  2000年4月,前述鱼类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建立,原名为“长江上游合江至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建立是为补救因水电工程建设和经济建设等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以拯救长江上游濒危鱼类。

  2005年,为给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即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水电站让路,该保护区的边界被迫做出调整,并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次调整,被称为“掐掉了头”。

  2010年11月,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会议上,鱼类保护区边界修改的申请方案被专家评委们全票通过,这被环保组织称为对鱼类保护区的“去尾之举”。

  调整或因电站建设需要

  知情者称,此次调整的保护区位置恰好是水电站建坝址的位置,而保护区的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的范围恰好是水库淹没范围。

  根据公示材料提供的电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环保部生态司。该司相关人士表示,此次调整主要是为了相关区域的发展,处理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记者提出此次调整被公众认为与小南海水电站修建有关系时,该负责人称,“可以这样讲,是有关系的。”据了解,投资330亿元的小南海水电站,将是重庆市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

  但该水电站位于保护区内,作为长江珍稀鱼类重要的产卵场、越冬场和栖息地,这片保护区被认为是珍稀鱼类最后的庇护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早在2008年指出,“小南海江段是关系到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和三峡水库渔业资源的增殖的至关重要的‘生态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环保组织建议,停止有关“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修改的审批过程,寻找其他的替代方案,或者重新设计审批的过程,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等。

  环保部生态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环保部对环保组织提出的“信息公开”正在作积极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自然保护区的性质、范围和功能分区,不得随意撤销已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自批准建立或调整之日起,原则上五年内不得进行调整。

  通知要求,要严格限制涉及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开展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展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得影响其功能等。

  通知指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对项目可能造成的对保护区功能和保护对象的影响作出预测,提出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此外,要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和管理评估,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对于管理不善、保护不力的,要责令限期整改等。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