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打假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十年来,方舟子实名打假尽显执着本色。举报李连生造假的西安交大6位教授对学术净土的捍卫值得钦佩,他们打假之路的艰辛令人深思。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呼吁,对学术造假要采取“零容忍”态度。

  “在诚信建设方面绝不让步,从严惩处治理学术腐败行为。‘零容忍’不仅是态度,更需在制度和监管上得到切实体现。比如应设立具独立性的专门机构,查处学术腐败行为;建立相关法规,让学术造假者承担法律责任,从源头上遏止学术造假之风。”万钢说,科技管理人员应该像护林人,精心呵护科技这个大森林的发展。期望各界来找出存在于科技队伍当中的“蛀虫”,这样“科技森林”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我国现在论文数量世界领先,引用率排名很低。尤其高质量的自然科学方面论文还很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学庆代表说。

  应当注意到“SCI”数字光环背后存在数据造假、剽窃、抄袭等诸多隐患和问题。“大跃进”般发表“SCI”论文和“跑奖”,是一种恶劣的学术生态,科研质量和可信度堪忧。“学术造假之所以屡禁不止,和现行的科研评价体制和管理机制有关。”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主任朱国萍代表说,当前‘SCI’论文数量是很多科研机构和高校考核评价学术成果的主要标准,与职称评定、科研经费等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