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15年全国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行业十大新闻发布

2016.2.01

   近年来,随着汽车进入百姓家庭,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新年伊始,国家室内车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了2015年全国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行业的十大新闻,提醒大家再次关注车内空气质量。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由推荐性到强制性。按照2014年国家标准委任务书要求,《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标准将由推荐性指南修订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完成任务时间为2015年12月。一年中,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引发全社会特别是汽车企业对车内空气质量的高度重视,无污染的汽车内饰件和内饰材料得到推广,车内空气质量净化技术不断出现,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汽车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同时生态汽车认证、轻型汽车绿色认证等标准也采用《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标准。

   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关注度持续升高。2015年4月10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消费者报社联合举办的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调研结果在京发布。在舒适性方面,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由2014年的0.163上升到2015年的0.19,是满意度调查中增长最大的项目。同时,2015年美国J.D.Power调查公司调查新车质量研究报告表明,“车内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是最频繁出现和最糟糕的问题。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受到雾霾和新车车内空气污染环境的影响,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升高。

   车内空气质量专业委员会成立。2015年9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宣布成立车内空气质量专业委员会,这是我国汽车行业协会第一个车内空气质量专业组织,标志着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将成为新常态下我国汽车行业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我国车内空气质量工作进入全新局面,将有力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增加车用空气净化器测试标准。2015年9月15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标准中第一次增加车用空气净化器测试标准和规范,为利用空气净化器解决车内空气污染问题、科学评价车用净化器提供了依据。

   引发车内空气质量智能化发展。2015年10月16日,中国汽车研究院举办汽车智能化论坛。车内环境问题专家宋广生在论坛上发表《车内空气质量智能化》的专题演讲,首次提出了汽车智能化首先要发展车内空气质量智能化的建议,通过“互联网+”和智能化传感器技术与车内通风净化系统结合,解决车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PM2.5污染和一氧化碳污染问题,保护驾乘人员健康。

   车内空气质量评价阶段性成果发布。2015年10月21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工作人员先后对国内13家汽车制造商的16台样车进行了汽车空气质量的摸底测试,江淮汽车、长城汽车和比亚迪三家公司共计5个车型率先通过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并获得了评价证书。

   再曝豪车车内空气污染问题。2015年11月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天315》再曝豪车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关于某国际知名品牌豪车新车车内异味的问题,天天315节目很早就做过类似的案例,也涉及到了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汽车。然而尽管投诉不断,但是至今还没有任何汽车品牌对于车内异味的问题给予非常妥善的处理。

   零部件和内饰材料行业全力解决车内污染问题。在2015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分会上,车内空气质量工作已经被纳入2015年零部件年会工作报告中。同时,在工信部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中,汽车车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政策,被列入重点工作之一。2015年召开的汽车行业汽车轻量化、汽车内饰材料、车用塑料和车用胶黏剂等行业专题会议,都把解决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作为主要问题进行研讨,从解决汽车内饰材料有害物质控制入手,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成为行业共识。

   “车内空气质量安全”主题公益活动举办。2015年12月8日,在雾霾污染高发季节,沃尔沃汽车启动了“健康出行,有沃接您”关注“车内空气质量安全”为主题的健康顺风车公益活动。活动覆盖北京市市四大核心区的10余家医院、学校和社区,用具有IAQS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净化系统的沃尔沃汽车到医院、学校去接送更多易感人群出行,累计接送近300名孕妇、老人、病人和孩子易感人群乘客,提高全社会对解决雾霾天气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的重视。

   车内空气质量测试环境舱建成并投入使用。2015年12月28日,由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国内最大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环境舱在北京顺义区建成并且投入使用,可以同时进行4辆车按照GB/T27630标准进行测试,不但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