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2017.3.15

  豆浆机润滑油污染、紫砂煲重金属超标、荧光爆米花桶、氧化钙干燥剂爆炸……近年来,因食品接触材料含有有害物质而引发的安全事件,屡屡敲击着公众敏感的神经。食品接触材料被看作是食品安全的延伸,但其被重视程度远不能与食品安全相提并论。

  宁波余姚某电器企业出口到意大利的一批价值3.4万多美元的三明治炉,因为彩盒包装存在异味被客户拒收,5000台产品被全数退运回国内。原来,在彩盒进货时,企业未发现存在异味,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进货检验手段,也未对彩盒进行有害气体检测。由于彩盒在长期的运输过程中受潮,导致彩盒内纸浆发酵,在密封性较好的集装箱中存储时间过长造成氨气聚集。

  对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的忽视往往给企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这一问题。青岛海德包装有限公司是专门生产蔬菜类即食产品包装袋的企业,每月生产2000万条包装袋,约70%销往国外。其技术总监虞顺立告诉记者,食品接触产品的概念企业早就有了,“现在我们行业也实行QS认证,监管很严格。我们公司从2007年起,包装袋的印刷油墨都是无苯的,即使溶于食品也对人体无害。”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锅碗瓢盆,食品包装袋、罐头盒、餐具、厨具、榨汁机、烤面包机、咖啡机、电饭锅,还有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管道和运输设备中接触食品的零部件,都属于食品接触材料。这些制品使用的材料有塑料、橡胶、金属、纸和纸板、玻璃、陶瓷、竹、木、纺织品等,还有涂料、黏结剂、印刷油墨等辅助材料。

  由于与食品直接接触,食品接触材料的化学成分可能直接移至食品中或与食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食品品质下降或食品安全问题。例如,果汁中的酸性物质可能会腐蚀金属包装,使铅、镉和汞等金属离子进入果汁,累积在人体之中无法完全代谢,极易造成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又如塑料包装中的苯、甲苯、塑化剂等物质迁移到食物中,将对人体产生慢性危害,增加人体患癌的风险。

  食品接触材料本身不是食品,但国内外都将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视为食品安全范畴内的问题,制定了各种法规和标准进行监管。

  2016年11月18日,国家卫计委以及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1-2016)等5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依据已发布的法规,目前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法规分为4大类,其中包含基础标准2项,产品标准10项,方法标准51项,生产规范标准1项。但各项标准规范发布日期不同,实施日期也各有差异。此系列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修订工作基本完成,法规框架体系已经确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标准体系从原料、添加剂、终产、生产过程、工艺、可追溯性、产品信息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如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追溯体系,保证产品在各阶段的可追溯性;生产企业应提供充分的产品信息,包括标签、说明书等标识内容和产品合格证明,以保证有足够信息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进行安全性评估。

  此外,新标准中明确要求,产品应注明“食品接触用”“食品包装用”或类似用语,或加印、加贴调羹筷子标志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产品应注明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用途、使用环境、使用温度等。对于相关标准明确规定的使用条件或超出使用条件将产生较高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应以特殊或醒目的方式说明其使用条件,以便使用者能够安全、正确地对产品进行处理、展示、贮存和使用。

  资料链接

  通常所说的“密胺”餐具或仿瓷餐具,其实按树脂原料主要分为两类。购买时,要注意制品底部的标识,标有“MF”的,表示是以密胺/甲醛树脂为主要原料,作为餐具,例如在吃饭这样不算太长的时间内接触热汤、热饭菜还是安全实用的;如果标有“UF”,表示是以尿素/甲醛树脂为主要原料,最好不要接触热的食品。但如果用作常温下盛放水果和瓜子、花生之类干果的盘、碟,尿素/甲醛树脂制品不失为价廉物美的用品。更要注意的是,无论是MF还是UF,都不要长时间高温蒸煮或在微波炉中使用。如果制品使用不当或时间较长,表面出现裂纹、破损,最好弃用。

  保鲜膜常用材料有PE、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这几种材料中,聚乙烯可以说是最安全的,购买时首选标识为“PE”的制品,而且最好是无色的,因为PE树脂本身是无色或带点白色的,彩色制品意味着添加了着色剂,如果着色剂选用不当,可能是有害的。要尽量避免保鲜膜、塑料袋接触到表面有油脂的食物,特别是不要接触热油脂,比如用保鲜膜包裹着鸡鸭鱼肉之类在微波炉中加热,或者用塑料袋装含有油的菜肴。正规的保鲜膜产品都有材料标识和使用温度说明,可根据标识选购和使用。

  盒、杯、瓶之类的塑料容器制品除密胺外,相对来说聚丙烯最安全,因此一般首选标有“PP”的产品,同样最好是无色的。当然,并不是说彩色制品就一定不安全,很多彩色制品经检测也是合格的。拿一团干净的棉花或白色棉布,沾上酒精或食用油,在制品表面上用力来回擦拭,如果棉团沾染上彩色制品的颜色,说明着色剂迁移出来了,产品质量不合格;如果一直擦拭超过100下,棉团仍没有染上颜色,说明着色剂迁移的可能性很小,消费者不用太担心。

  玻璃制品中,所谓“高档次”的水晶玻璃,主要成分有氧化铅,其铅迁移量往往较高,为安全起见,餐厨具以普通玻璃制品为好,水晶玻璃制品适合装饰或摆设用。竹、木和纸制品在生活中也很常见,虽然其基材属于天然材料,但为了提高使用性能,往往会经过化学品处理,纸制品制造过程中也会使用多种添加剂,需要关注的是这些化学品,以及回收纸中残留有害物质的迁移。从实验室检测结果看,大多数正规厂家的产品安全质量总体上还是好的。

  质量期待

  强化风险预测

  广东质监人士及相关专家认为,建立食品接触材料现代监管模式,一方面要落实企业的首负责任,形成可追溯的责任链条,弱化行政监管,强化民事诉讼,激发消费者的监督力量;另一方面,要以风险分析为监管的基本模式,强化风险预测和管理。

  媒体工作人士连先生认为,尽管国家已有不少相关制品卫生标准,但并不是所有上市的产品都经过严格的安全检验,特别是在很多乡村城镇,大量“三无”伪劣产品通过地摊、小杂货铺流入百姓家庭、小饭馆,这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我们不要因贪便宜购买来路不明的“地摊货”。在超市或商场购货时,要注意查看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信息是否完全,以及是否有产品材料标识、使用说明、合格证等,正规生产企业一般在这方面是比较规范的。

  近年来,各地消协通过广泛宣传,积极普及一些生活中常用的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知识,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明白,对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既要重视,也需要科学地理性看待。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李女士说,有的材料在某些使用条件下是不安全的,但并不能笼统地说“某种材料不能用,不安全”。只要按使用说明使用,有的材料就是安全可靠的。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保护水平,使广大消费者能够“买得放心,用得放心。”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