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实验室里26个月 突破“碱粉”百年工艺

2017.8.31

  在广州陈家祠附近,立白创新研究中心已经在此经历近10个年头,其中实验室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10月底,他们将搬入珠江畔的立白大厦,面积扩充一倍,继续他们的创新之旅。

  走进位于创新中心二楼的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着洗衣粉和洗洁精的清新香味,墙上挂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轻工业绿色洗涤用品重点实验室”“省级科技研发中心”等整整两排牌匾,“还有一些,但是挂不下了,准备10月底挂到新实验室去。”立白集团首席科学家张利萍告诉记者。

  作为传统日化行业,立白用了23年的时间,从白手起家到成为了日化行业巨头,“创新”两个字是他们一路成长的法宝,而正是在这个立白创新研究院的实验室中,诞生了一款又一款领先日化市场的产品。

  敢为人先、低调务实、开拓创新是立白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凯旋对粤商精神的理解,也正印证着立白的发展。“这个行业里,不颠覆自己就要被别人颠覆,”陈凯旋再三对记者强调。

  南方日报记者 刘倩

  1 做项目

  十几人蹲点两周解决

  “不发烫”洗衣粉结块问题

  立白的创新研发中心研制成功了一批全球领先和国内领先的新产品。比如立白不发烫洗衣粉,突破了洗衣粉100多年的工艺,实现了遇水不发烫,速溶易漂,洗涤性能更好。

  但是,张利萍回想起两年多的研发过程,却觉得“很痛苦”。

  “其实不发烫很容易,就是降低碱含量,但是去掉碱去污力也会跟着下降,所以广州话洗衣粉就叫 碱粉 啊。”张利萍说,整个团队30多个人,研发过程有26个多月,“一开始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聚合物和活性酶,真的很绝望,我心想,世界上没人搞这个东西也是有道理的。”

  直到2015年,团队以天然棕榈油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终于成功替代了原先的配方,“不仅用上了十几年来积累的技术基础,还与巴斯夫、陶氏、杜邦、森达美等全球日化巨头,以及中大、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广化所等科研单位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

  配方出来了,工艺也是大问题,碱在工艺当中可以帮助洗衣粉成型,使得洗衣粉成为空心颗粒,流动性好,“袋子开一个小口,一倒就出来了。”而新配方去掉了碱,刚做出来的产品像面粉一样会结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不断调试工艺、角度、温度,“调试一次就要30吨,成本也很高。”工艺组、洗衣粉组团队十几个人,在工厂一蹲就是两周,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要做“不烫手”的洗衣粉最早缘于立白的公益事业,立白长期关注扶贫,在山区,陈凯旋看到,当地妇女还是拿着桶在河边洗衣服,手都十分粗糙,“就希望能做出一款洗衣粉,不烫手不伤肌肤。”同时,立白联合腾讯针对13万消费者展开的调查也显示,洗衣液正受到更多消费群体青睐,但洗衣粉等传统洗涤产品仍然拥有广大的市场需求。“超过七成的被访者都希望洗涤产品能够更加健康环保。”

  “一开始供应商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特别是德国的供应商,觉得都用洗衣机了,理解不了我们说的使用场景。”后来,立白团队解释,除了不伤手,去掉碱也有利于不伤衣物,因为碱的成分会让衣服洗多了变硬变不平,越来越粗糙,供应商才被说服,加入了合作。

  记者在立白实验室的显微镜里看到,同样的衣服纤维,普通洗衣粉洗后纤维缝隙明显变小,而不发烫洗衣粉洗后纤维缝隙却几乎没有变化。“因为碱跟水中的钙结合后会形成碳酸钙,会把纤维之间的空堵上,还会越来越撑大变形,这就是为什么衣服越洗越硬越不平,而且白色的衣服会发黄的原因。”张利萍解释。

  此外,立白食品用洗洁精,满足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的最高要求,立白也成为国内首家完成这一跨越的企业,这样一来,哪怕真的是洗后有残留,即使吃进去,也没危害。立白在全国首推了解决消费者痛点的不添加荧光增剂洗衣液,并且整条不添加荧光增白剂洗衣液生产线在去年9月13日进行了全线升级。

  “我们要依托立白的创新研发中心,通过科技创新,推出更多全新配方、颠覆传统、具有革命性的绿色健康洗涤产品。”陈凯旋说,“我们就是要占领行业制高点。”

  陈凯旋的危机感源于早年起步阶段外国品牌对国内洗衣粉的“围剿战”。“那时候外国品牌打起价格战,国内品牌死了一大片。”立白员工告诉记者,当年陈凯旋坚持不降价,而是提升工艺,让洗衣粉效能更高更节约,同时“加量不加价”,他的险招取得了成功,立白不仅活了下来,还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2 留人才

  首席科学家“借锅”给团队做鸡翅

  人才,是做好创新的基础。如今,立白创新研发中心团队中,硕士以上学历比例超过60%,有15名博士,也不乏“海归”。立白集团还有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日化行业唯一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事实上,立白研发团队从2006年才招到了第一个硕士员工。这名员工名叫邓艳文,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当时到立白南沙工厂面试后,被面试他的集团副总推荐到了研发团队,“当时我心里很忐忑,生怕小邓看不上我们,不愿意来。”张利萍说,当年研发团队工作地点还在番禺,地方偏僻,门面也不怎么“高大上”,而邓艳文后来告诉她,开始自己心里也犯嘀咕,担心这种传统日化企业招个硕士生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后来连续跟副总和张利萍聊过以后,认为立白是真心要搞科研、搞创新,才下定决心留下。不止如此,第二年,邓艳文还以“大师兄”的身份回到华南理工大学参与立白的招聘宣讲会,帮立白“忽悠”来了不少人才。

  “2007年招来的应届生最多,不止有硕士,还有了两个博士。”张利萍说,2007年的一批新员工进来以后,“总还是担心留不住他们,在番禺太偏僻了。”

  张利萍有一次听2007届的员工说起,打完篮球以后,饭堂已经没吃的了,小卖部也关了,就去附近镇上找吃的,但是什么也没找到,只好饿着肚子睡觉,于是从此以后,每周打篮球的两天,张利萍就留在工厂,住在四人宿舍,他们打球的时候,就借了食堂的大锅做吃的,“最多一次做了100个鸡翅,在二楼食堂窗口喊一声,一大帮小伙子全上来了,一大堆鸡翅一下子就被抢没了,吃完再跟他们一起喝啤酒。”

  2008年,立白整个创新团队搬进了现在位于陈家祠附近的动感小西关,再也不会有走出公司连饭店都找不到的日子了。但是张利萍有时候还是偶尔怀念从前。

  “珠三角的企业家一直彰显开拓创新精神,从IT互联网、电商到家电制造、生物医药、日化等等各行各业,都是这样,都具有创新意识和长远眼光,所以要不断吸纳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和资源来做大、做强企业。”陈凯旋说,现在立白条件好了,也会为招揽人才提供更好的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 投资金

  国外供应商看了实验室大赞“你们用的仪器真好”

  创新中心从2003年成为立白一个独立的部门,当时仅有15个人,实验室也才500多平方米。到后来2008年搬入动感小西关,科研团队达到了130多人。后来,实验室面积越来越大,两年前已经扩展到了3000多平米,占了整个一层楼,科研团队也达到了400多人。今年十月底,创新中心将搬入珠江边的立白大厦,实验室有将近7000平米,实验设备也是越来越好。

  “这台仪器80多万,这台60多万。”在立白的一间实验室中,张利萍指着仪器挨个向记者介绍,“这间50多平的房间光仪器总价值不低于500万,还有里面这间超净实验室,六七平方大,装修就50万。”张利萍说,巴斯夫的供应商来参观的时候十分羡慕,“说你们用的仪器真好,立白真的很舍得。”

  在研发方面,立白十分具有前瞻性,比如立白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与国外先进的原材料供应商合作,具备世界顶尖的生物技术实力。“这在日化行业还十分少见,”张利萍介绍,未来是生物的技术,绿色健康代表着未来的趋势,而立白要始终走在前端。

  “只要所做事情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发展、不会留下危机隐患,大家都可以放开手脚去做、大胆去尝试、大胆去试验、大胆去创新。”陈凯旋这样对他们说。

  “老板很简朴,但对研发一直都特别舍得投钱。”张利萍告诉记者。

  立白对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也让立白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强。现在,立白集团有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日化行业唯一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一个“中国轻工业绿色洗涤用品重点实验室”、两个“高新技术企业”和四个“省级科技研发中心”。立白创新研发中心每年完成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其中70%以上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发明专利成果遥遥领先国内其他企业,还参与了38个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立白的分析测试中心通过了CNAS实验室认可,具备按有关国际准则开展检测的技术能力,项目覆盖日化领域11类产品79个项目,领先于国内日化行业,可被全球50个国家/地区65个机构承认,真正达到了一次检测、国际互认的效果。

  另外,立白创新研发中心与世界500强德国巴斯夫、美国陶氏化学、美国杜邦、丹麦诺维信等跨国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与中国日化研究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美的集团等科研院校及企业进行合作,不断提升立白的科技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