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王自发:做科研要感受时代召唤

2012.5.04

  编者按:5月4日是中国青年节。随着科研投入的大幅增加和科技产出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青年科研工作者是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的生力军,也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未来。从今天起,本报开辟“青年科学家撷英”栏目,推出一组对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报道。 

  2008年8月8日,对于王自发来说是一个特殊而难忘的日子。 

  当晚8时,喜庆的焰火冲天而起,璀璨的烟花在夜空爆响,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顺利开幕。 

  王自发始终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地。  

  王自发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那一年,为了奥运开幕日北京夜空的美丽,他和他的团队在与“鸟巢”直线距离仅两公里的实验室里,连续奋战了100多个昼夜。  

  为北京奥运空气质量“护航”

  几年后的今天,当《中国科学报》记者在王自发的办公室见到他时,还不到40岁的他已经是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了。

  朴素的衬衫,淡淡的微笑,再加上非常显年轻的娃娃脸、略显凌乱的头发,居然让记者产生“隔壁班研究生”的错觉。 

  回忆北京奥运开幕之夜,王自发说,当时自己就站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米高的观测铁塔前,注视着“鸟巢”的焰火。他身后的铁塔实验室内,“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高速运行。 

  这套由王自发团队自主研发的系统,实现了全部的自动计算和自主预报,能可靠提供72小时内北京各区域的空气质量预报。 

  记者了解到,其实,直到北京奥运会召开的前一年,国际上都还不认为我国能实现对空气质量的短期数值预报,国际奥委会甚至设想在国外作北京奥运的赛期空气质量预报。 

  “作为一名大气环境科研工作者,这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王自发说。 

  经过论证,王自发团队决定申请挑起这项重担,并申报了“北京空气质量模型预警预报”课题。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王自发和团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这套“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作为世界上首个多模式空气质量集成预报业务系统,在北京奥运会后又相继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数值业务预报系统,而且迄今一直在为北京、上海和广州的空气质量预报与预警服务。  

  科研要着眼国家长远需求  

  翻开王自发的履历,能看到一长串骄人的记录:17岁就读于南京气象学院,25岁获得中科院大气所博士学位,30岁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成为年轻博导。此后,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个人”、“科技奥运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等荣誉接踵而至。  

  “我其实只是运气比较好。”王自发平静地说,“上大学早是因为上学早;至于现在取得的一点成绩,主要归功于我的博士论文方向。这要感谢我的导师黄美元先生,感谢众多的恩师前辈和组织的栽培。” 

  出生于1972年的王自发,目前已发表SCI论文90余篇,被引用1500余次。 

  从1993年起,王自发已在大气污染输送和沉降机制、大气化学模式研发、空气质量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领域耕耘了近20年。  

  这些年里,他系统研究了东亚地区大气典型污染物,特别是沙尘的输送和沉降机制;揭示了区域污染传输对高山站持续高浓度臭氧的影响机制;发展了基于阵风起沙原理的新起沙机制模型;研制了我国自己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发展了大气污染来源解析与过程跟踪的模式计算新方法,阐明了影响夏季北京空气质量的重点地区和重点源,为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自发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正如走路,如果你的方向走错了,即使你每一步走得很认真,也永远不可能到达目的地。而科研方向的确定,则要看到国家的长远需求,要切实感受时代的召唤。” 

  “就区域污染预报预警而言,我们的很多工作才刚刚起步。”王自发表示,这些工作只是为后续研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他和他的团队希望继续通过充分的模型验证和各种模型比较,在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进行示范,逐步建立起科学家、管理者和公众认可的具有约束力的空气质量模拟系统和预报规范。 

  “我的目标是实现全国各区域空气质量的实时预测预报,为实施我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持。”王自发自信满满地说。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