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PM2.5“变身”生活标准 人人都应是参与治理者

2012.10.11
    十一长假后上班第一天,雾霾笼罩京城。在北京国贸上班的年轻白领陈晨早上一到公司就急忙打开网页查询自己所在区域PM2.5数值,随后打电话回家告诉婆婆,“今天不要带孩子出门遛弯,PM2.5又超标了。”

  北京市3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于国庆长假期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市民可随时上网查询PM2.5试运行监测数据。至此,北京市于年初提出的为民拟办的一号实事“监测治理PM2.5及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如约兑现。一年前,陈晨对PM2.5这个词一无所知,如今,她的生活与这个词已密不可分。

  PM2.5“变身”生活标准

  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2.5意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粒物,它们密密麻麻悬浮在空气中,肉眼不可见,但却是造成灰霾天气主要原因,也是危害人体健康极其重要的空气污染物。许多人对去年10月发生在北京的连续大雾阴霾天气及其引发的PM2.5大讨论记忆犹新,也是从那时开始 ,PM2.5进入更多普通人的视野。

  同样在这一年中,PM2.5的监测设施、评价发布体系建设在全国多个城市锣鼓紧密地推进。2011年11月,环境保护部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第二次征求意见,公众普遍赞成将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环保部表示,新标准可能于2016年全面实施,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包括武汉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

  据环保部5月底调度数据显示,第一阶段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74个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33个城市已经开展了PM2.5新增指标研究性监测,并发布了监测信息。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首次发布PM2.5研究性监测小时浓度数据。记者注意到,2012年10月初,除北京外,公布PM2.5监测数据的城市还有辽宁大连和山东青岛。两者在各自省份内均属首发公布的城市。其省级环保部门公开表示“将在全省范围内适时公布PM2.5监测数据”。

  “公布PM2.5是大势所趋,此前环保部已明确第一阶段实施的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要在2012年10月底前完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并且开展试运行,12月底前开始对外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按照这一部署,未来数月内,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公开发布相关监测数据的行列。”一位长期关注PM2.5的环保人士指出。

  面对数据:公众“步步为营”经营生活

  随着PM2.5监测设施的普及和监测数据的公开,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PM2.5公布对公众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PM2.5监测点24小时浓度均值35微克/立方米以下,可正常出行;35到75之间,减少室外活动;超过75,尽量不要出去了。”在陈晨的办公桌上和家中客厅里各贴着一张简便的出行小贴士。婆婆嫌陈晨“小题大做”,而且“太麻烦”、“看不懂”。但陈晨却不以为然,一遇到阴霾天PM2.5超标就坚持打电话通知老人。

  记者注意到,像陈晨这般坚持“与PM为伍”的绝不是个案。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诸多城市,在没有地域界限的网络上,借助微博等实时播报 、传播、围观PM2.5信息和城市空质量已经成为很多网络达人们的习惯。

  网友“林肿欢乐多”11日发表微博说:“武汉亲们,PM2.5防护口罩带起来~现在外面空气不太妙。”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 11日一早发布PM2.5监测数据后,网友“桃啾啾”评论说:“抬头看了一眼天,还真是万里无云。”

  驱散阴霾: 人人都应是参与治理者

  公众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用好PM2.5监测数据?PM2.5公布的意义何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数据的公布会令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更关心环境,一方面这将推动政府不断严格环保治理措施;另一方面有利于公众自身的环境意识觉醒,从个体做起,切实减少污染排放。 “PM2.5‘公布’后,老百姓不用猜测轻度、重度污染以及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到底代表什么意思,这就是意义。”

  但对于PM2.5而言,公开监测数值,使公众能随时查询仅仅是第一步。如何用好这些数据并驱走百姓心中关于PM的阴霾是接下来的关键。

  “公布的目的绝不是让公众PM2.5一超标就不出行,或者买各种防护产品,相关部门应致力于做好数据的研究比对和预警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将数据转化为公众看得见用得着切实的便利,另一方面要用数据提高公众对PM2.5治理的参与度,比如公开发布相关监测点一段时间内数值波动的原因分析,公布责任主体和责任单位,鼓励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等。”上述环保人士坦言, 人人都是PM2.5的制造者,人人都是PM2.5的受害者,只有人人参与治理,城市里的阴霾才会真正散尽。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