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别样人生

2007.5.30
 在“百度”上输入“袁隆平”,指尖敲击回车键的一瞬间,屏幕上出现众多信息。右上角提示:"搜索到相关网页约556,000篇,用时0.001秒。"排在最前面的一篇文章是: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这真是奇妙的一瞬。

  当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当"袁隆平"的名字与互联网以这种方式相逢时,不能不令人思绪万千。

  他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他被中国人尊为"神农",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那么突出,独一无二。他的才华、成就,他的行事风格、举止作派……都带有鲜明的"袁隆平"标志。

  彩虹般的梦想,让他一头扎进“农门”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郊游,一个森林园艺场,到处是花花草草,红红的桃子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好美啊!我一下就被迷住了。”

  七岁时的袁隆平自然不会想到,后来坚持做了一辈子农民,不是因为田园风光的美好,而是因为被农村生活的艰难震撼。“如果老师带我们去的是当时真正的农村,又穷又脏又苦的地方,恐怕我就不会学农了。但后来既然学了农,看到了、经历了农民的艰苦,就坚持下来了。”

  他的童年在20世纪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在跟随父母迁徙逃难的路上,中国大地尸横街巷的惨景狠狠地撞击着他幼小的心灵。和那个年代许多热血青年一样,他选择以学农来"曲线报国"。1949年,他考入重庆湘辉农学院(今西南农学院),主修遗传育种学专业。

  1953年,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被分配到偏远的湘西安江农校教书,一呆就是19年。

  湖南人称"三年困难时期"为"过苦日子"--"那真叫过苦日子,我带学生到农村去实习,每人每天吃二两米。身上的皮肤一按就是一个窝,下去了半天不起来,水肿病,饿的。我亲眼见过2个'饿殍',就倒在路边上,倒在田坎上。"

  靠田吃饭的农民挨饿,同样挨着饿的袁隆平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民以食为天”。自己做为一个学习农业科学的知识分子,应该为消除饥饿做点什么。

  冲破传统观点束缚,攻克杂交水稻科研难关

  1961年春季,袁隆平开始了高产水稻的研究。他每天在学校的实验田里转,寻找理想的材料。下课铃响了后,他就夹着教材,又跑到实验田里。

  由于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在政治上与苏联同属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学术和教育也跟着一"一边倒",照搬苏联的模式。当时,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 --"无性杂交可以改良品种,创造新品种"的传统思想垄断着科学界。袁隆平曾经做了许多试验,没有任何头绪。他开始怀疑"无性杂交"的一贯正确性。袁隆平决定改变方向,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研究水稻杂交。在当时,作为自花授粉的水稻被认为根本没有杂交优势。"别人都讲我是'鬼五十七'(长沙方言,意为不务正业),我也不理。"

  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后来在谈到杂交水稻取得成功的原因时说:"袁老师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他相信书本但不迷信书本,对于错误的东西总是敢于批判,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正是这种批判精神产生的动力,使他在科研中一步步走向成功。"

  他每天头顶烈日,脚踩污泥,弯腰驼背地仔细看护着试验田里的稻种。但事与愿违。不久,秧苗长高了,但参差不齐,成熟很不一致,且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赶上了它们的前代。这正是遗传学上讲的分离现象。一个念头像闪电般地照亮了他的大脑。他想起了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用其中的分离来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照此逆向推理,眼前这些稻子发生了分离,那么,去年那株穗大粒多的稻株就应该是一株杂交稻。

  "天然杂交稻!"袁隆平兴奋不已。再一次来到出现分离的那块水稻植株的试验田里,仔细地进行调查,反复统计运算,证明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他充分肯定了自己的判断。那株穗大粒多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想到这里,他几乎高兴得跳了起来。

  袁隆平紧抓"天然杂交稻"这个金子般的概念,确定了自己终生的研究课题。这是一道世界公认的科研难题!外国人没有搞成功过,难道中国人就不能把它搞成功吗?袁隆平坚定了奋斗目标,苦苦地设计着解答这道难题的具体方案。

  作为严谨的科技工作者,袁隆平知道要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他不是那种只有梦想的人,更是一个要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实干家。攻克杂交水稻的蓝图在他的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形成了解答这道世界难题的具体方案;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进而培育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通过"三系"配套的方法,代替人工去雄杂交,来产生大量的杂交种了。

  接下来几年的夏天,每到水稻扬花吐穗的时候。他便一手拿着镊子,一手握着放大镜,一垄一垄、一行一行地在田间苦苦寻觅。1964年7月袁隆平终于发现了三株水稻雄性不育株!1966年2月,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正当他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袭来,造反派为"自由散漫,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袁隆平准备了"牛棚",把他的试验田搅和得一片狼籍。

  袁隆平郑重地告诉妻子邓哲要做好分手的准备,但妻子的话给了他最大的安慰:"大不了,我和你一起当农民。"

  从1968年起,每年冬天,袁隆平就和助手一起,像候鸟一样赶到海南三亚搞水稻育种,在路上,他们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孩子出生、父亲病故,他也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眼。可做了3000多个实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焦灼和苦闷中,袁隆平步入了不惑之年。他做梦都梦见水稻长成高粱一样,农民们坐在水稻田里乘凉。

  1971年11月23日,海南岛晴空万里,在茫茫野生稻丛里,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

  袁隆平当即把它命名为“野败”。他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还把"野败"材料贡献出来,组织全国性的攻关。两年后,43岁的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每亩500公斤以上。

  10年,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起,到三系配套成功,袁隆平整整奋斗了10年。

  从不觉得自己是个老头子,还有两个愿望要去实现

  用袁隆平自己的话讲,他的身体"到现在还没有衰老的感觉,体检时,红血球都是透亮的。我有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20多岁的肌肉弹性。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老头子,反而还感觉很年轻。"

  77岁的袁隆平说他至今还有两个愿望没实现:“一是到2010年,第三期超级稻的目标要实现实实验田亩产900公斤,在现在亩产800公斤的基础上提高 100公斤,难度是相当大的,但这是温总理对我提出的要求。到那时,我正好80岁,腿却还能动,我想我能够完成这一愿望。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借助中国的力量,在几个主要水稻生产国优先发展杂交水稻。目前,全世界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和引种了中国的杂交水稻。袁隆平说,现在,全世界的水稻种植面积22亿亩,即1.5亿公顷,但是,平均单产每亩只有250公斤。目前,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达150万公倾,占1%,如果推广到1500万公倾,每公顷年增产2吨,总共可增产3000万吨,则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算一算,这需要5年到10年。” 袁隆平坚定而又自信地说,“我能够看到这一天!”

  一个人与一段历史。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在袁隆平这代知识分子身上,这二者的关系总是演绎得如此千回百转、动魄惊心。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