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PM2.5监测数据如何更准确?

2014.4.14

  北京10日发布的2013环境状况公报显示,PM2.5成为全年超标最为严重的污染物。建立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无疑是缓解空气污染的前提。但是,有公众对空气监测点的选址提出质疑,为什么有些监测点设在公园或远离城市的郊区?这些站点能反映城市的整体空气质量状况吗?《经济日报》记者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找回蓝天白云,摸清空气污染的状况和规律是前提。这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擦亮这双雾里看花的“火眼金睛”。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三步走”实施方案,北京等74个城市已经率先完善监测网络。

  监测点选址合理吗

  设在公园或广场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主要因为周围不能有高大建筑物阻碍空气流动

  4月13日晚上11点,记者打开北京市空气质量实况发布的网站页面看到,分布在城区、郊区的35个监测点很多是紫色的重度污染,也有不少是红色的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的指数大都徘徊在200微克/立方米上下。

  空气监测点应该真实准确地反映空气污染状况。有市民提出,北京有的空气监测点设在植物园里,这样环境里的空气质量能有代表性吗?“空气是流动的,在公园和两公里之外的居民区,空气质量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大气室工程师董欣说。实时监测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北京植物园的 PM2.5的指数为198,周边的北部新区监测点为204,万柳地区为215,数值相差无几。

  “监测点选址在公园或广场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主要是因为空气监测点的周围不能有高大建筑物阻碍空气流动,避免‘微气候’的影响,同时监测点50米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董欣说。

  北京现有35个空气监测点位,布局基本覆盖16个行政区县和1个经济开发区,能够代表监测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情况。其中,23个城市环境评价点分布在市区和郊区,主要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另外的1个城市清洁对照点设在远离城区的昌平定陵,旨在反映城市以外的背景空气质量状况。

  如何让监测更精准

  在车流量大、路网密集的交通主干线周边设立监控站点,能更精准掌握机动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面对流动的空气污染,没有哪个城市能够独善其身。治理雾霾,京津冀地区更需加强联防联控。为了掌握空气污染的区域传输影响,北京在城市边界设立了6个区域背景传输点,分别位于京西北八达岭、京东北密云水库、京东东高村、京东南永乐店、京南榆垡、京西南琉璃河。“近年来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城市南北的空气质量差异较大。特别是刮南风时,南部城区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区域传输的影响明显。”董欣说。

  为了更准确掌握对北京PM2.5污染影响最大的机动车尾气污染,2013年在车流量大、路网密集的交通主干线周边,特别增设了前门东大街、永定门内大街、西直门北大街、南三环西路、东四环北路5个交通污染控制点,主要反映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浓度水平。2013年的监测数据表明,靠近交通主干道的PM2.5浓度高于城区14%,二氧化氮浓度则明显高于城区达40%以上。

  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重中之重是柴油车。有数据显示,占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5%的重型柴油车,其排放占全市氮氧化物排放量的50%,主要行驶在进京高速公路和六环路、五环路。对此,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在进京高速公路沿线增设更多的交通类污染监控站点,以更加精准掌握机动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监测点怎样动态调整

  今后将会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监测点的位置、功能,空气监测站点分布将更加立体化

  有些市民觉得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和切身感受相差甚远,为什么明明外面已经雾霾压城,空气指数却只是轻度污染?董欣说,“这主要是因为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是按24小时计算的平均值,其实,发布平台上有滚动更新的每小时实时数据,可能因为位置不够明显,容易被人们忽略,需要改进。”要让监测数据和人们的真实感觉更贴近,除了发布的方式和时效性有待增强,还需要提高监测网点的密集程度,在位置上更靠近人们的生活。

  不过,空气质量监测点也并非越密越好。“现在还很难说有多少个点位是理想的,点位的设置要遵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同时和城市的人口密度等情况相匹配,关键在于选取点位必须有代表性。”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说。

  1984年,北京设置了第一批空气质量监测点,2012年在原有的27个监测点基础上又新增8个监测点,并将PM2.5等污染物指标纳入监测范围。同时,监测点的布局也在调整。如,前门地区的监测点原来属于城市环境评价点,后来因为机动车污染加剧,变成了交通污染控制点。

  “空气监测点位设置是有阶段性的,每一阶段都会发现新问题,并据以不断改进完善。在积累了2013年一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对空气监测网络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完善。今后北京会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监测点的位置、功能等。可以肯定地说,未来北京的空气监测站点分布将更加立体化,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整个城市空气状况和规律。”李云婷强调。

  公众有望提前两三天知晓空气质量

  据新华社电 我国加强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公众有望提前两三天知晓未来空气质量。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指出,要抓好空气质量预报和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环境遥感等高新技术,创新空气质量状况发布的渠道和方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去年10月中旬,环保部组织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3个大气监测预报预警中心,联合国家气象局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方案与实施细则。

  吴晓青强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要率先建成区域、省、市级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各地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做好空气重污染过程的趋势分析,完善会商研判机制,提高监测预警工作水平。要主动服务,及时为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连续重度以上空气污染过程的监测预警信息,为启动有关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空气重污染影响提供决策支撑。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