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我国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内陆核电站建设

2014.10.17

  在我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30周年之际,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向媒体透露,我国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内陆核电站建设。

  “如果不是福岛核事故的话,内陆核电站现在可能已经开工了。”王毅韧表示,相比沿海核电站,其在技术上没有本质区别。“沿海核电的冷却水取自大海,内陆核电是冷却水循环使用,在安全性上没有问题。”他说,法国、美国等国家大部分核电站都在内陆。他介绍,我国几个内陆核电站厂址已经完成大量前期工作,湖南、湖北、江西等都预备了很好的厂址。“估计在‘十三五’期间,内陆核电站就会开建。”

  王毅韧介绍,目前我国大陆运行的核电机组有21台,总装机容量为190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7台,装机容量为2953万千瓦。

  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规模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在建机组总量的40%。对这一数字,王毅韧认为应结合我国核电项目现阶段的发展,从经济社会、生态、能源结构等多重因素考虑。他表示,我国核电量仅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而国际平均水平则达到15%。“国家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核电是必然的选择。”他说。

  同时,受到福岛核事故影响,几年来世界各国对于发展核能更加谨慎。王毅韧说,我国核能发展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保持着良好的安全纪录。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对在运营和在建的核电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进一步增加了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安全措施,如增高了防浪堤高度等。多年来,我国已建立与国际接轨、较为完整的核安全法规、核安全监管及核应急体系,加入了国际上主要的防核扩散机制;在国内建立起完整的核保障监督、核材料管理和核出口管制体系,确保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付毅飞)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16日在京表示,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机组将达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许达哲在当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30周年”研讨会上表示,核能作为满足能源需求、缓解环境压力、应对气候变化最为现实的选择,将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大陆目前在运核电机组21台,总装机容量190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7台,总装机容量2953万千瓦。我国已建立起包括铀矿地质勘探、铀矿采冶、铀转化、铀浓缩、元件制造、核电、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环节的完整核工业体系。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表示,多年来中国核能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在核电方面,具备三代核电安全性能的“华龙一号”正在接受机构组织的通用反应堆安全评估,CAP1400已经通过了中国核安全监管部门的核安全审评;在先进核能系统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快堆、高温气冷堆、浮动堆、热核聚变装置等方面研发,中国实验快堆于2011年7月并网发电,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于2012年底开工建设,热核聚变装置、浮动堆研发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核燃料循环方面,一批核燃料产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征化核燃料元件实现入堆考验。自主设计建造的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厂完成热调试,全线打通了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工艺流程。先进核燃料循环研发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一批军民共用的研究实验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我国已形成国内生产、海外开发和国际贸易三渠道并举的铀资源供应保障体系,以保证天然铀安全、经济、稳定供应;在核技术应用方面,自主知识产权的爆炸物检测装置和放射性物质检查系统已在多个国家成功使用。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生产钴-60获得成功,打破了钴源国外垄断的局面。核技术在医学、农学等方面的应用方兴未艾。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