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家研究所孵化百家企业

2016.9.05

  两年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赵卫到陕西省委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专题报告时,曾慨然承诺,到2017年要孵化出100家高科技企业。现在,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完成。截至今年6月,西安光机所已孵化高科技企业100家,产值30亿元,纳税7500万元,就业4500人。

右图 中科创星硬科技体验馆里,新一代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不仅可以指示血管位置,还可以提示血管深度,引起参观者的强烈兴趣。

  左图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打造的光电子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了急需的光电子集成芯片与器件中试平台。

  一个建立50多年、为我国“探月工程”等重大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研究所,为何要为企业孵化立下军令状,又是如何提前完成这份军令状的?请看《经济日报》记者赴西安采写回的报道。

  改革:

  硬突破开放硬资源

  西安奇芯光电科技的创始人程东正在准备新款光电转换模块集成芯片的量产。“我们的产品是全世界最好的。”程东告诉记者,当前,电子芯片已经接近发展极限,光学芯片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新产品让奇芯光电的企业估值从200万元猛涨到2亿多元。而在两年前,因缺乏资金,此项目曾一度陷入困境。

  “中科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和西安光机所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刚申请到中科院的先导专项,参加国家项目——大规模三维光电集成芯片的研发。”程东说,这个项目是未来光子计算机的基础技术,将使我国能够抓住高端光通信行业的宝贵机会。

  “研究所跟很多企业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向企业开放研发资源,以产业需求为牵引和目标,进行应用研发。”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科技成果产业化负责人、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慧涛介绍。

  受益的不仅是奇芯光电。过去的两年多,西安光机所做出了“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的改革,建立了“人才、技术、资本、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光机所的高级科研人员、实验平台和研发设备可随时为企业提供研发支撑;在项目初期介入孵化,由西科天使基金为企业提供第一笔资金支持;由中科创星等孵化器对入孵企业提供“物理空间、投资服务、创业培训、贴身孵化、研发支撑”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硬突破,源自一个令西安光机所痛心疾首的现实:有太多成果在国家任务完成与课题验收后被束之高阁。2013年,中科院共有有效ZL2.2万件,转化的仅有1955件,实际收益仅为6.75亿元。

  “研究所不能在应用方面无所作为,不能再孤芳自赏了!”赵卫说,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科研,除了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外,很少转化为真正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和就业,应该成为科研机构的基本社会职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西安光机所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拆掉矗立了半个世纪的围墙,开门办所,让创业者共享研究院所的人才、科技、资本等各项“硬”资源。

  孵化:

  硬资源培育硬科技

  在“双创”热潮涌动的今天,创业是个热词。开发APP、做“互联网+”,是大多数创业者的起步之路。西安光机所偏偏与众不同:他们的孵化器,有楼房,更有厂房;他们的创业者,会用互联网,更依靠“硬科技”。

  西安中科晶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洪信就是这样一个创业者。“我们做LED光源投影,这个技术过去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成本高,做到2K分辨率的一颗显示芯片就要两三万元;二是亮度不足,正常的100英寸显示,应该达到1700多流明,而过去该技术只能达到不足1000流明。这两大问题,我们都圆满解决了!”赵洪信说。

  解决关键问题后,在大尺寸显示方面,新的LED光源投影技术已经比平板电视具备更多优势,该技术将不再局限于每年110亿元的传统投影市场,可以进军家电行业。有独特技术优势的中科晶像成立仅2年,产品就已进入市场,并获得了7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

  在赵洪信看来,企业的发展、技术的突破,离不开西安光机所的扶助。公司成立时,西科天使基金投入500多万元;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期间,光机所的实验平台和研发设备为企业提供了支撑;未来的发展,更离不开光机所的新平台——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

  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联合地方政府、高校、院所及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研究院总经理秦占阳告诉记者,这个平台是用一家LED光源生产企业的厂区改造而成,原来的LED生产线被保留,又新添了很多专业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为入驻企业提供芯片样品生产和技术中试平台。同时联合成立的天使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现已引进高科技企业12家。

  “能入驻这个平台,太实惠了!”赵洪信说,“做光学芯片加工的工厂往往任务饱满,公司做芯片研发时因为量小,给钱工厂都不爱做,插空做单价也高,有了自己的平台就方便多了”。

  真金白银的投入,专业扎实的平台,目标是培育出中国自己的新一代“硬科技”。“硬科技是具备核心技术的高科技,难以模仿和山寨,它不是互联网这样的虚拟经济,而是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基石。”曹慧涛表示,作为国内第一个专注于“硬科技”的孵化器,中科创星要培养企业练内功,不怕企业挣慢钱。

  中科创星与西安万科合作共建的西北首个一站式青年科技创客社区“中科创星&万科云众创社区”,最近也建成开放。中科创星青年科技众创社区品牌负责人马力表示,这个社区是为服务年轻的“硬科技”创业者而建。“很多人想入驻,我们会加以选择,要做真正的青年‘高科技’创业社区。”马力说。

  发展:

  硬科技带来硬实力

  硬科技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社会资本不愿意投向硬科技,很多企业也不愿意“苦练”硬科技。2014年,全国开展R&D(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占总数的16.9%,拥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占总数的12.6%。

  专注于硬科技孵化的西安光机所,会不会吃力不讨好?记者调研中发现,硬科技带来硬实力,市场给了专注内功的“双创”者们一个漂亮的高分。

  去年,记者在西安光机所采访时就曾注意到一家叫做中科微光的初创公司。这家公司做出了全球最细的内窥镜导丝,在血管导航手术领域抢占了技术先机。同时他们又研发出一款人称“扎针神器”的小产品——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轻轻一照即可显示皮下静脉血管的位置,方便医疗注射。中科微光公司CEO朱锐当时曾告诉记者,这款血管成像仪销售非常好,但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仿冒产品。

  今年再次造访这家公司,记者发现,血管成像仪又有了新品。新款增加了深度指示功能,可指示血管深度。公司副总经理李嘉男介绍,由于技术储备深厚,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尽管存在山寨和跟风产品,中科微光公司的血管成像仪销量依然越做越大,现在已经占据了七成的市场份额。

  中科微光这样依靠硬科技带来的硬实力而发展良好的企业,在西安光机所的孵化器里并不鲜见,这从他们的天使投资基金收获就可见一斑。作为我国第一个专注于“硬科技”的天使基金,西科天使基金一期1.3亿元已完成全部投资,共投资项目51个,带动社会投资超过5亿元;截至目前,已有累计11个项目完成投资后基金浮盈1.4亿元,其余项目的未来收益全部为净收益。

  “和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不一样,我们投技术、投钱、提供配套服务,但坚决只参股不控股。我们坚持研究所的定位,孵化企业但是不办企业。”赵卫说,高科技创业企业需要资源扶持,但不需要行政干预。参股不控股的原则,可以去行政化,坚持“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寓监管于服务,帮企业实现规范治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改革硬突破,开放硬资源,培育硬科技,发展硬实力。围绕“硬”字做文章的西安光机所,在提前完成孵化百家企业的目标后,又定下了更为宏伟的目标。曹慧涛说:“我们希望,到2020年孵化出1000家高科技企业,培育8个独角兽企业。我们要致力于打造创新发动机、打造全球第一的硬科技创业生态,成为科技创业者的首选合作伙伴。”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