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华东师大周鸿:大学在生源竞争中应秉持自律精神

2012.4.18

  提问招生

  进入四月,各高校新一轮的招生工作开始进入高潮。近几年,随着高考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自主招生规模的扩大,公众对于高校招生的关注度也在提高。一些关于招生的问题也引发了持续热议。那么作为招生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各校的招生负责人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随着2012年高考招生政策的陆续发布,各大学开启了新一轮生源大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周鸿表示:“每所大学都希望招到优秀学生,这无可厚非;高校招生肯定要相互竞争,但这种竞争应该是有序的。”

让考生理性填报志愿

  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学生和学校对于分数高度关注,录取分数线被认为代表了学校水平,甚至成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准。

  在周鸿看来,考生相差一两分甚至更多分数,并不代表在个人素质上有明显差异,因此需要改变目前对高校招生中,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标准。他认为,要实现各高校间的有序竞争,招生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自律:“高校自身做得不够好,才会引起社会对高校生源竞争的反感。我们必须营造起一个合理、公平的环境。”

  周鸿还特别提到,目前在我国26个省份实行的出分报志愿方式,使得一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够理性。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非常准确地了解了自己的排名,便会在家长、老师、各大学招生组老师等方面的游说下报考热门学校或专业,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填报志愿。“很多高分考生都待价而沽,在高校之间谈判提出各种要求,哪个高校满足其要求,就报考哪个高校。”

  在周鸿看来,最好的方式是考前填报志愿。他说,出分报志愿方式推出的初衷是避免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合理而落入下一批次,但现在有了平行志愿,就不太会发生这种情况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兴趣爱好选择学校,而不会因为考试成绩低或志愿填报不合理落下来。”

自主招生还是个选择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意识到大学选择考生的自由度很小,尽管不同高校人才培育的目标不同,生源需求也不同,但现行高考无法实现选才的多样性,仍以分数为主要衡量标准,导致高校在选才时难免千篇一律,无法形成特色和特长。

  自主招生被认为是赋予高校选才自主权的一个探索,但试行10年来,却越来越被指为大学招生“掐尖”大战的途径;其“签订预录取协议”的方式,成为名校圈定高分考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周鸿表示:“自主招生原本是为了招收一批具有特长的学生。在它开始试行的前两三年,各所高校还是很强调自身特色的。但现在的自主招生考试逐步失去了原有意义,选拔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沦为类似原来高考的‘掐尖’选拔。”

  从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以来,目前已有80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但一些高校因为在实施自主招生的过程中,既没有招收到有特色的学生,又因“掐尖”大战导致舆论方面的不利,再加上投入非常大,就索性不做自主招生了。也有很多高校联合进行自主招生考试,以节省招生成本。

  华东师大一直坚持自主招生的探索,并坚持不与其他学校结盟。周鸿说:“我们也不能免俗,但我们希望探索体现自己特色的自主招生。”

  “当然,从考试的合理性角度看,统一高考还是最好的办法。自主招生的方法还只是个选择题。”周鸿特别强调,自主招生虽竞争激烈,只不过是给学生多一个机会而已,没有拿到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也完全可通过高考考入华东师大。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