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Science特写:中国组织工程学(上)

2012.11.16

  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仍然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难题。自体或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存在着“以创伤修复创伤”、供体来源不足、免疫排斥等缺陷。很久以来人们一直梦想人体的组织、器官能象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在工厂内大批量生产,一旦体内的组织、器官出现问题,可以用“新的零件”更换。

  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的提出、建立和发展,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可能,它能以少量种子细胞经体外扩增后与生物材料结合,构建出新的组织或器官,用于替代和修复病变、缺损的组织器官,重建生理功能。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科学家们致力于推动这一研究领域,确立了我国在国际组织工程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组织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

  最新一期(11月16日)的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China"s Push in Tissue Engineering”的新闻文章,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近年来组织工程学领域的发展,中国政府对于这一“朝阳学科”的大力支持,其中还穿插介绍了南通大学顾晓松(Gu Xiaosong)、上海交大曹谊林(Cao Yilin)等中国组织工程学领域先锋人物的成果及故事。

  大约有3%的创伤患者存在外周神经损伤导致瘫痪或是运动能力损害。外科医生可通过从患者其他部位例如腿部取出一根神经,将其移植到受损神经位点的方法来修复这一损伤。但这种方法需要患者接受2次手术,以损失一段神经为代价来修复另一段。替代方法人工神经移植物通常只可以桥接小于30毫米的缺损,导致其无法用于更为严重的损伤。

  因此,当顾晓松和同事们开始设计制造能够桥接更远距离的神经移植物时,这项工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顾晓松的研究小组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壳聚糖(chitosan)开发神经移植物的团队之一,并第一个将这种移植物带到了临床。壳聚糖这一材料通常来源于虾壳或蟹壳。

  当时,世界各地其他的研究团队都在致力于研发以壳聚糖为材料的神经移植物。但顾晓松的方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控制壳聚糖神经导管的生物降解速度――这一特性“对于修复长度、位置和直径各异的神经缺损极其重要,”上海复旦大学神经科学家杨雄里(Xiongli Yang)说。

  顾晓松也是转化这一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的第一人。在2010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了临床试验。现在一项临床试验正在中国的4所医院开展,已完成了35例。顾晓松预计将在明年结束。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