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系列生物期刊取得突出成绩

2010.9.01

  由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办的生物期刊《细胞研究》在美国汤姆森路透科学信息研究所(简称ISI)最新公布的《2010年期刊引用报告》中,最新影响因子达到8.151,在国际同领域161种SCI期刊中名列第21位,这标志着我国的生物期刊迈入了世界一流行列。同时,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办的《分子植物》和《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也分别在国内同领域期刊中取得了排名第1的成绩。

  十年磨一剑。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自创建以来,积极探索适应科技期刊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办刊机制,所承办的各类刊物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国生命科学精品期刊群的雏形也初步呈现。

  高标准的办刊目标成为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各种期刊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之源。在1990年创刊之时,《细胞研究》就确立了“建立一个促进我国与国际细胞生物学交流的桥梁和平台”的办刊宗旨。办刊人员围绕这个宗旨不懈追求,努力了整整二十年,终于使其成长为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内国际影响最高的期刊。创刊于2008年的《分子植物》定位于“打造一本全新的有特色的国际植物主流杂志”,坚持国际化和高水平的发展战略,在创刊阶段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引起国际期刊界的高度关注。

  学术质量是科学期刊的生命。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坚持学术质量优先的办刊理念,千方百计争取优秀稿源,更通过严格的职业科学编辑与专家编委相结合的评审模式,严把学术质量关。由于审核把关极严,《细胞研究》的退稿率在80%以上,因此,其国际合作伙伴NPG在年报中评价《细胞研究》:“它成功的秘密在于宁愿牺牲数量,也决不降低品质。”

  在确保学术质量的基础上,他们创新办刊机制,将十几种期刊整合为四个编辑室,形成了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在质量精品化的基础上进行运作集群化,在集群内部统筹分配编辑资源,实现了统一布局,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并组建国际化编委团队,与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期刊的国际竞争。

  高水平的期刊编辑队伍是打造中国生命科学精品期刊群的关键。他们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办刊人才。2002年上海生物科学信息中心引进了第一位从事期刊出版的博士,之后又相继引进了12名生物学博士,其中多位是从海外留学归来。尤其是2006年通过全球招聘,引进了时任国际著名学术名刊副主编的李党生博士担任《细胞研究》的专职常务副主编。此外,上海生物科学信息中心还建立了我国首个学术期刊博士后流动站,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科技期刊的改革发展中来。同时,他们还注重对办刊人员的职业科学专业培训,并组织他们到世界知名学术期刊出版机构进行学习深造,实现了从传统的编务编辑向职业科学编辑的转变。

  在中国科学院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2010年3月,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成为中科院学术期刊改革试点单位。相信他们会继续研究和探索期刊发展规律,勇于改革,敢于实践,为我国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传播平台,建设一批有中国自主产权的品牌学术期刊群提供实践经验和范例。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