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山大学80后教授Cell Research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2016.3.01

  来自中山大学、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TRIM9通过招募GSK3β到TBK1处优先促进了DNA和RNA病毒诱导生成I型干扰素。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2月26日的《Cell Research》杂志上。

  中山大学的“80”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崔隽(Jun Cui),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研究所炎症和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王荣福(Rong-Fu Wang)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崔隽教授长期从事固有免疫系统识别和调控、信号转导机制与疾病相关性研究,在Cell, Immunity, Nature immunology等顶级杂志发表了多项重要的研究论文。

  在DNA感受器cGAS和RNA感受器RIG-I与MDA5识别病毒DNA和RNA所介导的抗病毒先天免疫信号中,I型IFN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元件。这些DNA和RNA感受器激活可分别招募STING和MAVS,STING和MAVS依赖性的信号级联反应随后招募及激活TBK1信号,然后激活了IRF3/7和NF-κB。然而目前为止对于控制TBK1激活的机制仍知之甚少。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确定了TRIM9s是I型IFN信号的一个正调控因子。在受到病毒感染时,TRIM9s会经历Lys-63连接的自多聚泛素化,发挥平台作用连接GSK3β和TBK1,激活了IRF3信号。有意思地是,研究人员发现响应病毒感染,TRIM9s会选择性抑制一些促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但却促进了I型IFNs及IFN刺激基因表达。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出了TRIM9s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双重功能,平衡了促炎症反应。

  近年来,“80后”正教授和“85后”博士导师正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崛起。这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取得了不少骄人的成绩。

  2015年7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清泉领导研究人员证实,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诱导的代谢重编程驱动了大肠癌CD110+肿瘤起始细胞(Tumor-Initiating Cells)发生肝转移。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

  2015年8月,武汉大学“青年千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波证实病毒感染通过诱导USP25来稳定TRAF3和TRAF6促进了天然抗病毒反应。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PNAS上。

  2016年1月,浙江大学郭国骥教授课题组与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对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了单细胞mRNA-seq分析。他们发现,这些细胞表现出的异质性是血清培养造成的。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