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刘颂寒:毒豆芽再度拷问食品安全

2016.5.05

  最近,山东威海市面上出现了两种豆芽,知情人称其中一种豆芽添加了AB剂。事情果真如此?随后,记者用了14天时间对威海市面上的豆芽进行调查,结果让人震惊,毒豆芽竟然流向了威海第四中学。(2016年5月4日 央广新闻)

   山东曝光了毒豆芽事件,而这些毒豆芽最后流向了学生的餐桌。毒豆芽对身体的伤害自不必多说,但是哪个环节出错了,让这些带毒的豆芽堂而皇之的流向学生的餐桌?

   我们时常谈到食品安全问题,但问题奶粉事件的阴云远未散去,毒豆芽事件实在是太过拷打公众紧绷的神经。一个连食品安全都不能保证的国度,又有谁敢奢谈幸福和未来?反复暴露的食品危机,媒体屡屡反问和追思,问题确依旧上演,这是一个时代不应该有的悲哀。连一个小小的食品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又怎么能让人吃得放心?

   毒豆芽事件爆发,源自黑心商贩对于利益的追求。暴利之下,对于钱的趋之若鹜,让道德底线完全失守,这是一个向“钱”看社会的悲哀。避免类似悲剧的持续发生,首先要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唯金钱”观念的转变刻不容缓。

   而这次暴露的毒豆芽事件,也再度拷问了监管部门的失职。当毒豆芽从产生到搬上餐桌,这整条运转线都缺乏了有效的监督卡控,才会让这条病毒式的销售模式没有得到及时扼杀。监管部门对于这次毒豆芽事件的爆发,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屡屡失守的食品安全底线,再度让人不免心生焦虑。民以食为天,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没有保障,又怎么让人相信社会的美好。而针对屡屡出现的食品问题,恰恰反应了相关法律对于毒食品缺乏足够的“威慑性”。若没有得到足够的违法成本,无异于纵容黑心商人。

   在日本,毒奶粉被曝光之后,当事人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之下而自尽谢罪。但是,中国食品问题的当事人,却能在铁一般证据之下想尽办法来寻找脱身的理由。面对食品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究竟是黑心商人的道德底线太低了?还是我们的“包容性”太高了?

   道德底线的丧失,监督管理的失职,法律的过度温柔,以及我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零容忍”,导致我们自食了食品问题的恶果。若真的整个社会都达到了对于吃上面有“斤斤计较”的态度,又怎么会让食品问题屡屡见诸报端?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