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研狂人”1年发表7篇SCI论文 为实验隐居深山

2013.2.04

刘立维(左)把实验室当做第二个家

  他是一名“科研狂人”,为了取得第一手数据,走进深山两月饲弄鱼儿,孤苦伶仃却乐在其中。他对科研的痴狂,让导师都忍不住劝他多关注科研之外的风景。

  他叫刘立维,是华中农大水产学院营养与生理系的一名在读博士,他一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7篇SCI论文,都够博士毕业3次了(注: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博士毕业需要发表2篇SCI论文或1篇系数2.0以上的SCI论文)。

  科研狂人 吃住都在实验室

  前晚深夜12点,华农水产楼灯火通明,刘立维刚刚忙完草鱼饲料生长代谢的实验数据处理,他打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寝室睡觉。此时,校园里传来稀稀落落的爆竹声,他才意识到要过小年了。这只是他数次开夜车做实验的一天,对此他已习以为常。

  刘立维说,他对科研“走火入魔”是从研究生一年级那个暑假开始的。当时,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家”搬到实验室。此后的两个多月,他吃住都在实验室,“就是为了更专心地做实验。”

  刘立维两月的实验室之家生涯,每天以喂鱼开始,以收拾鱼缸粪便结束。刘立维说:“每隔十分钟喂一次,鱼吃完一小时后得用吸管小心地把粪便完整的吸出来,然后在吃午饭前把粪便烘干,虽然看上去有点恶心,但做完后照样得吃饭。”

  实验后期,为了分析鱼骨的各种矿物质等的成分含量,刘立维需要把鱼骨头磨成粉,机器不行,只能用手,经常一磨就是两三个小时,有时手磨出了血,刘立维只是用纱布简单一包扎,二话不说继续磨。

  这些经验,让他收获了SCI论文《在饲料中用预处理和喷涂两种方法添加不同浓度植酸酶对草鱼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苦中作乐 深山实验求真知

  去年10月到12月,为了做有关鳜鱼营养生理的实验,刘立维来到湖北麻城的浮桥河水库,躬耕山林,过上了一段原始人生活。

  浮桥河水库周围群山环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群山之间是一个狭长的几千亩的水库。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虽然正值初秋,温度常常接近0℃。鳜鱼有见光不吃的习性,刘立维每天都需要早晨五点起床做饲料,然后喂鱼。

  “平和的心态对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刘立维说,埋首实验就要耐得住寂寞,晚上他住在简陋的房子中,群山寂寥,往往伴着一些鸟兽的鸣叫沉入梦乡。

  山间的岁月,有苦也有乐。家在南方的刘立维喜欢吃鱼,便用丝网捕鱼,“看着一条条肥硕的鲤鱼、鳜鱼在网中水花乱溅,真是甭提多高兴了。”刘立维说,鱼上岸后,他便忙着去鳞,去内脏,“什么红烧鱼块、清蒸鲤鱼,都是我的拿手好戏。”

  品学兼优 推迟假期成习惯

  “实验成功或得了什么奖以后,师兄都会请我们吃饭。”营养与生理系研究生二年级的袁小琛笑着对记者说。在师弟师妹们的眼中,刘立维不仅是个科研狂人,还是个平易近人的“大哥哥”。

  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刘立维是院体育部部长,他篮球、足球、排球无所不通,同时是院足球队的主力。“在Lab杯篮球赛上,作为主力队员,刘立维还带领营养生理系得了第三名呢。”他的好朋友袁小琛说。

  每年,刘立维都会带4到5个本科生,帮助他们修改本科毕业论文,现在已经累计达到了15篇。目前,有5名硕士研究生和刘立维在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做事先做人,小刘在生活中乐于助人,每次在实验室见了我,都会主动地说老师需要帮忙吗?”刘立维的研究生导师罗宇良副教授说。

  今年寒假,刘立维依然要忙到腊月二十六才回去,但他却笑着说:他已经习惯了。这条路上,只有坚持下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