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生产线只花70元处理费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一条生产线只花70元处理费
 又黑又稠的印刷废水经过6道工序处理后达标排放,而提取的废油作为肥皂生产的原料得以重新利用。
  这是记者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宝绿处理公司见到的一幕。来自小榄及附近镇(区)500多家印刷厂只要缴上一定数量的费用,各印刷厂产生的废水便被统一收集到这里进行集中处理。
  中山市有印刷厂2000多家,类似宝绿这样的集中处理中心有4家。每条生产线每月只需70元费用,环保部门放心监管、印刷厂安心生产、治污单位开心治污,实现了“三赢”。
  集中治污与年审挂钩
  绝不会放松对处理中心的监管
  “2004年以前情形可不是这样。除个别大的印刷厂有自己的治污设施外,大部分印刷厂的生产废水未经处理便排入下水道,整个监管基本处于无序状态。”中山市环保局法制科科长杨文东说。
  据介绍,印刷厂的废水主要来自印刷机换色印刷时冲洗产生的污水和胶粘废水,量虽不大,但含有各种色彩的油脂,污染较重。
  随着中山印刷行业的快速发展,印刷厂数量的日益增多,加强印刷行业污染监管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如何处理这些“小而重”的污染,在与市印刷行业协会联系沟通后,市环保局选择了集中治污的道路。
  2004年以来,中山市环保局共审批在小榄、坦洲、黄圃、民众等地建设4个印刷废水区域集中处理中心。为推进集中治污,在审批建设新印刷厂时,环保部门要求企业自备治污设施,否则必须集中处理。在对印刷厂排污许可证年审时,环保部门认真查看废水转移记录,确保集中处理。
  “当然,我们绝不会放松对集中处理中心的监管。管住了4个处理中心,就等于管住了全市2000多家企业。”2008年6月起,4个处理中心纳入全市300家重点污染源范畴,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环保部门通过视频实现24小时在线监控。
  公开透明收费标准
  70元能保证保本微利
  “政府引导集中治污,但绝不插手处理中心项目建设和具体运营,剩下的事情交给行业协会和治污公司自己去办。”中山市小榄镇环保分局林励忠说。
  如何确定收费标准成为推进集中治污最核心的环节。为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小榄镇印刷行业协会先后召开6次会议,邀请当地200多家企业代表进行讨论。
  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在行业协会的牵头下,印刷厂与治污公司协商确定每色印刷线每月70元的标准。为确认这一标准是否合适,协会要求治污公司必须定期公开财务(初期半年一次,以后一年一次),并请会计师进行审计。
  相对于分散处理,集中处理在经济上更合算。以一个拥有四色印刷线的普通印刷厂为例,按每月70元标准计算,全年只要交上3360元便可安心生产。如果是企业自己处理的话,除了一次性投资外还需要电力、人工等运营费,其费用远远超过集中治污费。因此,自2004年起,每月70元的标准沿用至今,成为绝大多数印刷厂能够接受的价格。
  集中治污需有量保证
  税收方面给企业优惠
  “作为企业,肯定要讲投入回报。虽然只是微利毕竟还有利,而且相对稳定,因此2004年起我们投资干起了这事。”宝绿处理公司经理杨东明说。
  据介绍,宝绿处理公司原是当地一家污水处理专业公司,运营5年来,公司每天处理来自小榄及附近镇(区)500多家印刷厂约150吨的废水。
  为保障集中治污设施建设,促进印刷业健康发展,小榄镇政府十分支持宝绿处理中心建设,在建设用地上给予支持,并从税收方面按资源回收企业标准给予优惠政策。
  “除了电费、人工费和药剂费外,交通费是一项大开支。”杨东明说,“公司每天都有六七辆车在各企业跑,负责收集废水。”
  当问及企业利润时,杨东明笑而不答,只是强调,集中治污需有量的保证。以印刷废水集中处理为例,如果少于200家印刷厂,集中处理便难以发挥集中治污优势,也无利可言。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一条生产线只花70元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