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红线”管理耕地质量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4.4.14

banquan30.jpeg

  赵永志(右三),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指导组成员,农民日报“三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土肥水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北京土壤学会副理事长。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耕地是农业基础的基础,只有优良的耕地、健康的土壤才能保证粮食安全,才能保证生态文明的实现,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管理与保护不仅在于数量上的管理和保护,更在于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耕地质量进行维护与建设。针对于此,记者连线采访了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指导组成员、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研究员。

  笔者:赵站长,您好!您是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专家,对土壤和耕地的保护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与见解。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前的耕地形势吗?

  赵永志: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耕地面积19.45亿亩,7年之后的2005年就已降至18.31亿亩。为此在2006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面对急剧减少的耕地数量,温家宝总理曾提出:“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而且要守到2020年”,这就是给耕地数量划出的一个18亿亩红线。研究表明,到2020年,基于18亿亩耕地保证的粮食生产能力可以基本满足14.3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到2030年,在人均450公斤的消费水平上,中国未来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还是可以支持人口高峰时的14.73亿人的需求。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守住的不仅是数量红线,还包括质量问题。没有质量的数量是靠不住的。

  笔者:2014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确保过度开发的农业得到休养生息,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您认为从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着眼,有哪些地方应该予以重视呢?

  赵永志: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是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其核心是保证区域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在认识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要性的同时,仅谈耕地数量保护难以对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只有结合耕地质量才能综合反映人口——耕地供需系统中耕地的供给水平。面对耕地资源保护的紧迫性,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监控、确定质量保护的底线,对于避免因耕地质量状况的严重恶化而进一步加剧供需紧张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耕地质量堪忧。在国新办近期的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公布了我国被中度和重度污染的耕地面积约为 5000万亩,这一数据是中国官方首次向媒体公布的内地中重度耕地污染总量。我国耕地质量呈现总体偏低、分布集中、经济发达区域与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重叠等特点。农业部门的调查表明,很多地区耕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壤酸化、耕地污染、水土流失、耕层变浅、耕地沙化、盐碱化、土壤板结,结构退化,障碍因子增加等问题。另外气候变化、地质异常灾害频发等也进一步加剧了耕地质量退化。因此,健全耕地质量管理机制是必然出路。

  笔者:作为我国第一个提出应当保住耕地质量“红线”的专家,您认为要保护耕地质量,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赵永志:首先国家应从战略的高度实施耕地质量红线划定工作,为耕地数量划红线应有其科学的测算评估依据。其次,耕地质量内涵丰富,要为耕地质量建立红线需要构建综合性的评价标尺,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与评价体系规范。另一方面,由于耕地质量涉及农业、工矿业、生态环境、城镇布局、粮食与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因此,如何在综合考虑协调多领域间矛盾关系基础上划红线,是一个比较复杂而严谨的科学问题。因此为耕地质量划红线必须在多领域参与、合作研究基础上来科学确定。

  总之,制定和实施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红线制度,决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概念,更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严谨严肃的科学问题。具体工作应包括:一、有必要提升耕地质量保护至国家战略高度,推动观念转变和工作开展。二、应尽快启动国家级耕地质量管理立法工作,健全耕地质量建设、保护与管理制度。三、必须加强耕地质量基础调研与管理技术创新工作。四、特别需要构建耕地质量分等定级评价体系和动态监测预警体系。五、科学研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长远规划。六、创新制度、加大行政推动与政策引导。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