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学外交的局限性

2009.6.08

  在外交中运用科学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和不少益处。但它在所能实现的目标上还存在着一些局限。

  科学界以拥有国际视野而著称——当交换想法或在全球问题上合作的时候,科学家常常忽略国家的边界和利益。

  因此科学吸引了热衷于打开与其他国家的沟通渠道的政界人士的兴趣,这并不令人惊讶。签署科学技术合作协议常常是希望形成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家迈出的第一步。

  最重要的是,当更公开的对话不可能实现的时候,科学家在幕后形成了关键的联系。例如,在冷战的鼎盛时期,科学组织为讨论核武器控制提供了一个渠道。

 

  科学只能做到这些

  近来,奥巴马政府希望在中东等地区寻求“软外交”,它给了这个领域一个新的推动力。科学协议处于这个政府在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等国的活动的前沿。

  但是——正如本周在伦敦召开的“科学外交新疆域”的会议中浮现出来的——把科学用于外交目的其实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一些科学合作很清楚地表明了国家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什么。例如,正在约旦兴建的一个新的同步加速器正在迅速成为中东地区团队合作潜力的象征。

  但是科学合作是否能成为政治合作的一个先兆,这并不明显。例如,尽管这个中东同步加速器可能为该地区带来和平,几个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解决之前不愿支持它。

  事实上,这次伦敦会议(由英国皇家学会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一位发言者甚至提出,科学创新带来的变革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骚乱和巨变。在这种语境下,把科学视为和平的推动者可能是一厢情愿的思维。

 

  冲突的思潮

  或许此次会议讨论的最充满争议的领域是科学外交如何能够把发达国家的举措纳入到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科学能力。

  被真正的伙伴关系的愿望推动的合作无可争议。事实上,伙伴关系——无论是在个人、机构还是国家之间——是“科学促进发展”界的新的时髦词汇。

  但是真正的伙伴关系需要愿意平等相待的伙伴之间的透明的关系。而这与外交官的隐含的角色相背离,也就是促进和保护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英国政府的首席科学顾问John Beddington在会上说外交官就是“派到国外为他的国家撒谎”的某人的时候,这话听上去可能有点刺耳。但是他确实触及了一些人的痛处。

 

  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世界

  事实在于科学和政治结成了一个不稳定的联盟。它们都需要对方。政界人士需要科学实现他们的目标,不论是社会、经济还是——很不幸的——军事目标。科学家需要政治支持从而资助他们的研究。

  但是它们也占据了不同的领域。政治在根本上是关于通过某种手段运用权力。科学是——或者应该是——关于追寻坚实的知识,从而可以将其有用的目的。

  一种尊重这些差异的促进科学外交的策略值得获得支持。如果它把重点放在用政治和财政支持的杠杆作用促进科学的更加人道主义的目标,诸如应对气候变化或减少世界贫困,那么它特别应该得到支持

  但是致力于忽略差异的科学外交——例如,以科学仿佛可以替代政治的方式行事(或许更令人担忧的是,以政治可以替代科学的方式行事),则是危险的。

  奥巴马政府有关“软实力”的承诺已经在摇摇欲坠。它面临着从朝鲜核武器试验到国内反对限制石油消费等挑战。体验到现实可能不是一件坏事。

  David Dickson

  科学与发展网络(SciDev.Net)主任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