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浙江象山:鱼糜“下脚料”变废为宝成海鲜酱油

2013.5.16

  象山石浦是华东最大的鱼糜生产基地

  一年产生2万多吨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如今——

  鱼糜“下脚料”变废为宝成海鲜酱油

  当大家都抱怨时,有人却从抱怨中发现了新的机会。

  毗邻东海的象山石浦,鱼糜生产量堪称华东最大的生产基地。据介绍,一年生产鱼糜五六万吨,但同时也产生了2万多吨“下脚料”。

  以往,这些“下脚料”,被当成垃圾扔到东海,不仅浪费,还对海水造成影响。现在,聪明的象山人从鱼糜“下脚料”里发现了生财之道,将它“变废为宝”,提取制成鱼油、海鲜酱油、胶原蛋白等产品,一年就卖出约2个亿。

  鱼糜“下脚料”变废为宝,成了海鲜酱油。

  象山石浦渔港码头的不远处,建了不少渔产品加工厂。一家鱼糜加工厂内,工人抓住一条小带鱼,扯下两边的肉制作鱼糜,鱼骨、碎肉等作为“下脚料”则被丢弃。

  当地人说,鱼糜生产中会产生近4成的“下脚料”。以前,这些“下脚料”都直接丢进东海。日复一日,这些“下脚料”造成了海水污染。

  据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资料,2011年象山县废水排放总量2152万吨,其中工业废水1133万吨,近岸海域中大目洋海域和石浦港海域水质属于营养型。

  为了治理海洋污染,象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

  46岁的叶再府——宁波超星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率领的“超星”,是官方认可的一家搞循环经济企业的代表企业。叶再府的厂,开在一家鱼粉厂的对面。鱼粉厂飘来的腥臭味,四处弥漫。

  叶再府并不在意。46岁的他,初中没毕业,做过渔民,开过鱼粉厂,生产简单、粗犷的水产饲料和冷冻水产品。

  但是,他现在的厂子转身变成了渔业生产链条上的“清道夫”。他和团队把从鱼粉厂拉来的废水和其他一些渔业废弃物,经过特殊的精加工工艺,提炼出了鱼油。而从鱼糜厂拉来的“下脚料”,则被提炼出氨基酸等物质,变成了海鲜酱油等调味料。

  从水产品粗加工,向海洋生物制品转型

  2001年,叶再府敏锐地意识到东海渔业资源日益减少的趋势,感觉到企业今后发展的压力。

  同一年,他决定将生产企业向具有科技含量的海洋生物制品方向转型,并和科研院校长期合作,招收能干的研发人员等。

  经过十几年来坚持不断地创新,他们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现在,石浦鱼糜“下脚料”已经不再扔进东海,而是送进了叶再府和另一个同类厂家。“我们消化了当地近4成的鱼糜‘下脚料’,消除了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他自豪地说。

  这些年,因生态平衡的破坏,沿海一带不多见的乌参,快速繁殖。象山人不太喜欢吃乌参,它黑黑软软,比汤匙稍大一些,外形近似辽宁海参,卖得却比海参便宜很多。但是,它富含胶原蛋白。

  这一次,叶再府盯上了海底“疯涨”的乌参。经过ZL酵解、膜分离技术,研发人员从乌参中提取胶原蛋白,并开发产品,销往市场。

  这种自觉的“角色”转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省海洋与渔业局为此大为称赞。

  站在厂区内的产品展示中心,叶再府把目光投得更远:“我们从乌贼墨汁多糖等海产品中提取抗癌物质。”他告诉记者,目前该研究正在中试。据介绍,乌贼墨汁多糖提取抗癌物的研究,已经科技立项。

  现在,叶再府常常建议同业人员,“大家要认识到海洋资源越来越少,我们要充分综合利用海洋资源。”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