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我国首次发现“奇特小行星” 对太阳系研究有重要意义

2010.8.17

  8月17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发现的一颗“奇特(unusual)小行星”近日得到国际小行星中心的确认,这也是我国国内首次发现“奇特小行星”。

  据该小行星发现人、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赵海斌介绍,目前为公众熟悉的小行星有主带小行星,包括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运行的小行星和在海王星轨道之外运行的柯伊伯带天体;还有两类小行星轨道比较奇怪,主要包括近地小行星和半人马小行星。但另有一些被发现小行星的轨道非常奇特,到目前为止国际天文学界还没有对它们明确归类,因此被称为“奇特小行星”。

  据了解,这颗编号为“2010EJ104”的“奇特小行星”是紫金山天文台于今年3月10日用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赵海斌介绍,当时这颗亮度仅19.5星等的奇特天体正在狮子星座运行,科研人员拍摄到该天体快速移动的星像,其运动速度是普通小行星的3倍,曾疑似为近地小行星。资料处理出来后,科研人员立即将国际小行星中心报告。此后,美国林肯实验室等两个大型搜索计划也观测到它,直至今年6月,其再次为美国空间飞船的红外望远镜观测所证实。

  赵海斌介绍,轨道计算研究表明,这是一颗非常奇特的小行星,其运行轨道很扁,偏心率为0.901,近日点在火星轨道附近。3月10日发现之时,它离地球只有1.72亿公里,恰好在近日点附近,因此显示出快速运动。然而它的远日点却在海王星轨道之外,远离地球62亿公里之遥,在轨道上绕日运行一周需100.29年,这就是说这颗小行星要在100年之后才可能被再次观测到。而普通小行星绕日运行一周大多只需要3-5年的时间。

  据了解,与目前已知种类的小行星不同的是,“2010EJ104”在轨道上运行过程中,将不断穿越外层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轨道,直到内层太阳系的火星附近。

  赵海斌表示,该小行星的奇特之处还在于,其表面物质可能含有水冰和甲烷冰,保持有太阳系诞生初期最原始的物质,还可能同时具有小行星和彗星的特征。这表明太阳系天体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太阳系天体的起源与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