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广州举行

22日,“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核电站地震安全”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0多名院士,以及来自美国、法国、芬兰、日本等国内外近百名从事核电站和防震减灾工程研究的顶级专家齐聚羊城,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地震(海啸)中安全的核电站。记者从会上获悉,采用工程隔震措施能大大提高核电站的地震安全性。

本次高端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广州大学,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共同承办。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核能作为新一代能源,具有清洁、高效、对环境破坏少等传统能源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大力发展核能是解决全球资源日益匮乏、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因此,通过兴建核电站来发展核能对于我国的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介绍,核电站安全是核能产业的生命线,我国向来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各国的核电工程专家与抗震领域专家共同探讨核电站系统在大地震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对策,为国家科学制定核电发展规划和地震安全的长期战略方针提供咨询建议。同时,通过交流核电站在地震(海啸)中的安全保护技术和科研、设计与建造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促进在地震(海啸)中核电站安全保护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