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接触患者院前急救(二)

2021.7.21

3.5浓度-临床变化

以下理论(假想)情形是用来说明在浓度与接触基础上可能发生的不同临床变化:

3.5.1、吸入2ppm(气味识别浓度)持续1分钟后–即2ppm-min:无症状和体征。

3.5.2、吸入5ppm(气味识别和**效应浓度)持续3分钟后–即15ppm-min:可识别气味和早期的眼睛和上呼吸道**症状。

3.5.3、吸入2ppm(气味识别浓度)持续80分钟后–即160ppm-min:可识别气味,无上呼吸道**,但出现迟发性肺水肿。

3.5.4、吸入5ppm(气味识别和**效应浓度)持续50分钟后–即250ppm-min:可识别气味,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和肺水肿。

3.5.5、吸入1ppm(嗅觉感知浓度)持续600分钟后–即600ppm-min:不可识别气味,无上呼吸道**,但出现肺水肿和死亡。

3.5.6、吸入20ppm(气味识别和**效应浓度)持续40分钟后–即800ppm-min:可识别气味,严重的上呼吸道**,肺水肿和死亡。

3.6吸入剂量估算

使用敏感的***监测器可以检测到***在大气中的浓度(用十亿分率-ppb表示,或是用百万分率-ppm表示)。***指示牌可以检测出可能的接触剂量(ppm-min)。***指示牌会根据剂量的不同而改变颜色,并通过比色器读出。在许多情况下,***指示牌的颜色可能是用来估计实际接触的唯一信。指示牌剂量读数通常被用来估计接触剂量,但可能不一定反应实际的吸入接触。充分认识各种影响因素,在估计接触值时,除指示牌的读数外还需

参考其它的信息来补充或校正,特别是当根据该接触值来确定医学治疗方案时。

3.7应急反应

应立即将病人转移出污染区。如病人可以行走,应让其自己走。不能行走的病人,应将其放在木板上或担架上抬出来。假如无法做到这些,应做好自我防护准备后小心将病人转送或拖至安全处。

3.7.1、去污

应尽快脱去怀疑被液态或气态***或含有***的溶剂所污染的衣物,并用双层袋子妥善处置。如果患者的皮肤被液态或气态***或含有***溶剂的溶液污染,应用淡水(最好是微温的水)彻底清洗接触过污染的皮肤和头发,至少15分钟,除非患者正出现呼吸窘迫体征或症状。冲洗皮肤和头发时,应保护眼睛。如果眼睛接触到含有***的液体,冲洗眼球时需检查角膜擦伤/灼伤。用淡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去污至少15分钟,除非患者正出现呼吸窘迫体征或症状。假如患者带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对于预计接触量为150ppm-min或更大的患者,在去污过程中尽量僐少体力的负荷是非常重

要的。此外,在出现明显肺水肿症状或怀疑即将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可以缩短去污期间,以便迅速启动医学治疗并运输至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只要被缩短的去污过程不会导致残留二次***接触的可能性。

3.7.2、休息

在处理***吸入量为150ppm-min或更高的病例时,身体休息和避免过度劳累被视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3.7.3、氧气

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的征兆时,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给氧,应避免纯(100%)氧。否则即便出现**效应,亦不应在***吸入后经常性地输氧。

3.7.4、医疗评估

为院前急救和院前转运途中救治作好准备,利用***指示牌读数估计接触剂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本文中列出的接触级别与临床结果只是对决策过程提供了一个辅助,临床判断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最重要的。接触剂量低于50ppm-min时,症状只限于主观和**性效应,而不会进一步发展成肺水肿。

3.7.5、医疗监护

常规收集病史,依据***指示牌及其它,收集***接触史。体格检查,血氧饱和度监测,医护人员频繁的胸部听诊。如果患者出现如气喘、呼吸困难等体征。开通静脉通道,静脉内给1.0g甲基**龙或等效量肾上腺支持对症处理。在转运过程中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3.8治疗

3.8.1、**效应治疗

不需要特殊院前治疗,送上一级医院,在医务人员的监督下,直到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减轻。

3.8.2、主观效应治疗

***事故现场往往伴有紧张状况,焦虑属于正常反应。医务急救人员进行镇静而翔实的谈话可能会有所帮助,焦虑症状不能缓解者给予镇静剂,例如**口服。

3.8.3、肺部效应治疗

考虑肺部效应发生的时间和不同的吸入剂量,可能会出现长达24小时的无症状期。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支持治疗,但也可以考虑根据吸入剂量估计在接触后实施早期“二级预防”。对于***接触剂量为150ppm-min或更高的病例,应考虑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建议尽早使用类固醇,最好在肺水肿出现前使用。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雾化器吸入5毫克沙丁胺醇,以减少肺部炎症。当患者出现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先用定量吸入器喷8次倍氯米松(800μg二丙酸倍氯米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内给1.0g甲基**龙等效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气管痉挛时,给氨茶碱加10%葡萄水静滴,氨茶碱20分钟内5-6毫克/千克的负荷剂量,然后静脉维持剂量为0.5毫克/公斤/小时;发生呼吸困难、气喘、或夹指血氧饱和度SpO2<92%,则应在吸入空气(通过面罩或鼻腔导管)中补充氧气。

3.8.4、呼吸心跳骤停

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秒地进行复苏抢救,包括突发心脏骤停的识别、紧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早期心肺复苏、迅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除颤。使心搏骤停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为进一步送往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治疗抢夺时间。

4讨论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最前沿阵地,搞好院交急救护理为挽回***接触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为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属于高毒类物质,***浓度与接触基础上可能发生的不同临床变化,一般是***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患者临床变化越大,对接触者生命影响越大。接触***后不久即会出现症状和体征,大都以肺部效应发生为主,在院前抢救中,也以肺部效应发生和发展来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但特别是重视***接触后“延迟反应”,患者接触***后,可能会出现长达24小时的无症状期。此“临床潜伏期”的长短与***吸入剂量呈负相关,在此潜伏期***接触者生命体征可能会发生更为严重的变化,如肺组织炎症和进一步肺通透性的变化。要求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重视每一位***接触患者身体状况变化,积极救治和预防性治疗。而目前医学界对***接触患者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只能在预防同时对症疗法。

1何国津。急性***中毒分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6;7(6):280-281

2朱汉洲,顾月清。急性***中毒临床和X线分析。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1992;15(4):231-232

3张仰荣。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职业医学,2006;26(12):12-14

4潘志杰,周建英等。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渐江预防医学,2001;13(6):47-48

5Collins。美国行业范围内***监护综述:Diller综述。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2011;12(7)42-45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