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宁波新思路:新常态下发挥科技强有力支撑

2015.6.12

  宁波是“一带一路”关键物流节点和综合枢纽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宁波的发展寄予厚望,指出“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在新的国家战略下,宁波迎来了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新机遇。宁波提出,要充分利用港口这一禀赋,打造港口经济圈,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形成宁波发展新引擎。

   创新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潜力和活力。

   宁波市科技局黄利琴局长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现在想的最多的是,科技工作如何为宁波港口经济圈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事实上,宁波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正从“当配角”向“唱主角”加速转身。科技进步相对变化水平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开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例年均提高0.15个百分点;以创新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为主体,形成了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企业和顶天立地的创新领军企业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石墨烯、碳纤维、超级电容等科技大专项加快推进,正逐步成为宁波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4年,宁波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35%,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95人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例分别达37.5%、35.0%,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主体正加速从“小众”向“大众”转变。

   “科技不仅仅是支撑,更要为未来发展储备技术和人才。”

   实践中,黄利琴对宁波的创新发展路径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她说,宁波作为率先开放发展的城市,要走出一条开放、协同的创新之路,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和“宁波特色”,让创新活力在宁波尽相迸发……

   2015春风扑面之际,科技日报记者就此专程采访了宁波市科技局局长黄利琴。

   从“项目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型

   黄利琴说,科技管理部门必须加快从“项目管理”到“创新治理”转型,才能在新常态下为宁波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正如宁波市委书记刘奇所说:“要紧紧抓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这个重中之重,努力走出一条有质量、有效益、有活力、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在基层科技系统领导岗位上,黄利琴不断加深对科技工作规律的探索和思考,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一个基层科技局长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观点。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的甚至超出我们原有的经验和知识范畴。”黄利琴说,只有迎难而上,以更积极的风貌、更务实的作风、更扎实的工作、更有效的成绩,来回应各界各级对我们科技工作的期盼,才能担当起时代给予我们的职责使命。

   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从“项目管理”向“创新治理”的转变?

   首先,要对创新治理有新认识和定位。

   黄利琴说,什么是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前段时间,我对“创新治理”进行了一些思考,总的认为,就是要“跳出科技抓科技”,用“治理”的理念和方法来对科技、创新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强调多元参与、民主协商和依法治理。在理念上,要从单一的科技管理向全方位的创新治理转变,发挥各创新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发展目标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核心战略的新框架下,科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活动,必须把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支撑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作为新的目标定位;在资源配置上,突出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科技中介、金融机构、新型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各方主体协同参与科技资源配置;在管理模式上,“简政放权”,转变政府科技管理方式,加快推进从以研发项目、科技资源管理为主向以创新能力、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管理为主转变,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各创新主体自主等多种机制的良性互动。

   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型,要求我们必须从资本、人才、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研发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市与县(市)区联动、多部门协同,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落实,进一步凝聚创新驱动的合力,真正让市场来配置创新资源、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所以说,如果我们现在还是政府主导、按部就班,按原来的体制和机制运行,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只是空话”。黄利琴说,我们的思维定位、管理方式、计划体系,都要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不断创新,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其次,要构筑制度供给和创新驱动“双轮驱动”的科技治理体系。

   在黄利琴看来,新常态下发挥科技强有力支撑,就要构筑一个新的体制机制——一个以制度供给与创新驱动“双轮驱动”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制度供给,就是要从制度上给创新驱动以保障。这几年,宁波着眼未来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科技金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进一步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研发与产业化并举、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明确了政策导向。

   创新驱动,就是要将经济发展转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以创新谋质量效益。黄利琴说,就宁波而言,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允许我们再走粗放式、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这也正是2013年底市委、市政府作出“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的原因所在。

   黄利琴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结题验收就大功告成了,而必须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推进创新驱动,要紧紧抓住科技支撑引领发展这个“牛鼻子”,一手抓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改革体制机制,破除制约创新的一切思维障碍和制度藩篱,加大高端创新机构的引进共建力度,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打通创新成果的转化通道,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赢得市场空间,提高质量效益,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变革。

   第三,要对科技工作来一次新的布局。

   黄利琴说,我们必须从更高层次来思考、谋划重大产业问题、重大科技创新问题,既要与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十三五”规划的对接衔接,又要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以开放、协同式创新打造创新生态圈,通过圈层联动、几何辐射、创新发展、生态包容、产业引领,全力支撑、引领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

   宁波的“一圈两城”就体现了这种大思路、大布局。

   港口经济圈:建设“港口经济圈”,不仅是宁波率先抢占“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海洋经济等国家战略先机的重要抓手,也是“十三五”转型发展、中长期创新驱动发展的统领。黄利琴说,当年宁波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很好地把握了港口与经济、港口与城市的联动关系,借助港口贸易带动“宁波制造”,非常切合宁波实际。当下,我们建设“港口经济圈”,也正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因此,建设“港口经济圈”,就要更加突出创新的理念,依托港口链接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嵌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临港工业的发展水平,以一流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引领海陆集疏运网络、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的发展,构建开放创新经济体系。

   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宁波市委、市政府着眼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宁波城市特色和比较优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自2013年启动建设以来,宁波设立了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建设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抓紧编制新材料科技城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细分领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三大”规划,按照“一城多园”模式,从新材料领域研发机构引进、创业孵化、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产业项目落地、科技金融等六方面入手,通过“核心区+延伸区+联动区”的区域协同发展,举全市之力,将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打造成为宁波的“金名片”、创新转型发展的大平台、追赶先进城市的新引擎。

   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是宁波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建设港口经济圈的战略平台和重要抓手。宁波正加快推进实质性运作,启动宁波海洋研究院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建设,加快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谋划建设中意、中以、中澳等高端特色产业园,打造一批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谋划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加快布局推进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我们有很多事要做。”黄利琴说,面对新常态、新布局,科技创新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肩上责任重。

   “四个着力”形成“国家战略+宁波特色”

   “宁波要在国家层面有更多的‘话语权’,科技和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国家重大布局之中,同时又要体现‘宁波特色’,这是新常态下对我们科技工作新的要求。”黄利琴说,在新常态下,原有的机制体制优势在弱化,红利在消失,宁波的发展必须有大局意识和特色体现,形成“国家战略+宁波特色”,做好全面迎接新经济的准备。

   以前有这样一种观点:宁波这样一个制造业、商贸业发达的地级城市,有一个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就够了,多了,养不起。事实上,当前的宁波正越来越感受到科技资源相对匮乏与宁波产业经济转型对科技强烈需求的矛盾。怎么扭转这样一种局面?有几个着力点:开放创新、引进外智,与央企、海内外院所对接,引进重大项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建立产业化平台;实施科技领航计划,围绕临港工业这个传统工业的大块头,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布局以港口经济为重点的现代智能制造产业;实施“智团”创业计划,加快新产品、新技术落地转化,做资本与“智本”的结合,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宁波创造”转变。

   黄利琴说,宁波要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充分激活各创新主体活力、挖掘潜力,以港口经济为龙头,以港口城市与腹地城市群为载体,以港航贸易物流现代服务业、临港高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带动“宁波制造”转型升级,打造创新发展、生态包容、产业引领的创新生态圈。

   黄利琴认为,在当前互联网+、中国制造2015时代,宁波科技工作更要走在前列,重点是要在四个方面多着力:

   首先,要在顶层设计上着力。宁波的发展要有大战略思维,所以,顶层设计必须围绕国家战略和宁波特色。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创新布局,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资源、基础设施平台落户宁波,实质性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启动建设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加快形成两大科技城“双子星座”的发展格局,成为引领宁波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创新高地,促进发展质量向中高端迈进。

   要选准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的要求,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开发战略性产品与装备为目标,进一步聚焦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装备、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快推进实施石墨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一批对宁波产业发展带动性的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产品(装备、工艺、标准、品种),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项目,形成区域特色产品集成新优势。

   其次,要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上着力。要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原则,加快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入推进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加快培育发展科技金融,扩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建立形成参股投资、直接投资、跟进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撬动社会资本为创新创业服务,打造“天使之城”。

   要大力推进“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各创新平台的整合提升。黄利琴说,在这个创新体系下,我们更要强化经济、科技、人才、资本、市场等多部门的统筹和协调,在引进共建研究院所上也要强调市场机制,以市场化手段建设新型研究院所。去年,宁波市出台《关于引进共建研究院所的若干意见》,设立了6000万元的专项经费,通过市、县联动与企业合作共建,政府投资与企业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共建了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中国兵器集团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56家。

   第三,要在建立“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上着力。要深入推进“智团”创业计划、“科技领航”计划,一手抓顶天立地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一手抓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快构建一批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立足宁波民营经济发达、创业氛围活跃的优势,大力提高创业层级。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化导向机制,加快各类创新要素向创新型企业流动集聚,支持创新型企业面向市场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鼓励、支持领军企业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创新战略布局,围绕产业链开发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技术和产品,支持领军企业“走出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高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第四,要在发挥政府服务的无形之手上着力。推进政府改革,核心是转变职能,要把“公共性”、“服务型”作为工作方向,更好地运用公共服务手段来引导、支持创新活动。要建立财政科技资源配置新机制,建立健全竞争性分配与专项转移支付互为补充、直接资助与间接资助并行、事前资助与事后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资金扶持机制,优化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绩效。要加快完善引导企业创新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处理好与企业、市场、科技等方面的关系,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以科技引领宁波经济新一轮发展。

   “五个更有”让科技活力在宁波竞相迸发

   黄利琴说,我们要按照卢子跃市长“让一切科技活力在宁波竞相迸发,让创新创造的源泉在宁波充分涌流”的要求,在发挥科技创新体系强大支撑的同时,要做到“五个活起来”,让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小微企业、科技中介在新常态下更加“活”起来。

   一是让有知识的科技人员更有创造力。人才的厚度决定一个产业乃至一座城市的高度,有什么样的人才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城市。我们要立足宁波现有产业基础,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着力打造先进人才创新高地,以人才的比较优势构筑发展的竞争优势。

   要围绕推进创新创业,充分利用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天使投资俱乐部、摩米创新工场、创意咖啡等创新创业平台作用,进一步汇聚创业要素;加强创业辅导与支持,帮助企业的新产品与新服务进入市场,打造良好的创客发展环境。“要给有创业梦想、激情和知识的人提供圆梦的机会。”黄利琴说,对知识型的创新创业主体,他们有的是知识,缺的是资本,我们怎样给拥有知识、拥有创新梦想的人,给他提供一个圆梦的机会,这就是众创空间的本意。近年来,宁波实施“3315”计划、“智团”创业计划,共支持智团创业计划174项,有84个高端团队和251名海外人才入选“3315计划”,“3315计划”人才创办的122家企业中,六成以上利润年均增长率超过100%,有14家企业已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效果很是明显。

   二是让有资本的企业家更有想象力。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发展得益于有一批草根创业的宁波企业家。而今,时代变了、主题变了、环境变了,就需要给“甬商文化”注入新的创新内涵,让那些企业自身经营、运营取得初步成功、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资本积累的企业和企业家积极参与、支持创新活动。

   稳定的研发投入是企业开展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政策扶持机制,凡具有产业化目标和市场应用导向的,一律要求企业牵头承担。加大对企业创新的引导与支持,确保70%以上的财政科技经费用于支持企业牵头实施的技术创新项目,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的主体。

   企业研发机构是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基础和场所。“企业有了研发机构,就会有研发活动。”黄利琴说,近年来,宁波实施企业研究院建设计划,加大企业创新团队、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扶持力度,今年争取认定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90家、市企业研究院20家。

   三是让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更有服务能力。“政府科技管理人员也要转型,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黄利琴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治理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四张清单一张网”,梳理并公开行政权力清单和科技专项资金清单,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建立统一、开放的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让专业化机构承担具体科技项目管理职能,把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重心从具体项目的实施上转移到规划、布局、管理监督上来,强化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对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分析、研究与谋划,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的“乘法”。

   四是让科技中介更有发展的众创活力。科技中介机构是各种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近年来,宁波加快培育发展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机构、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引导科技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去年,宁波成立了“科技管家”战略联盟,组织相关高校和研究院所为面向企业开展针对性服务,“科技管家”服务企业33家,指导、咨询项目45个,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近年来宁波积极培育科技金融,发展“天使投资”,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目前,全市已累计登记备案150家(人)天使投资机构(个人),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跟投创新型初创企业58家,引导各类社会资金达到5.6亿元,实现近10倍的放大效应。去年,制订出台《宁波市科技信贷代偿补偿暂行办法》,启动建设由市、县(市)区和合作银行三方共同出资的子风险池。据不完全统计,科技信贷已累计“输血”科技型小微企业181家,贷款总额达15亿元,小微企业受惠,户均贷款约330万元。

   五是让县市区科技工作更有创新动力。“目前,我们的许多举措,包括天使投资、研究院所引进、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科技信贷风险池、众创空间等,都是统筹布局、市县联动。”黄利琴说,通过完善、推进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制度、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加强协同与联动,形成市与县(市)区、科技部门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联动推进的工作合力。

   今天的宁波正站在新科技革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互联网+时代的风口。“关键之关键是要转换发展动力,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动力结构。”黄利琴说,在新常态下要赢得发展新优势,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转型升级中的核心支撑作用,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谋划、组织和统筹推进,促进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多方面高效协同,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宁波科技正在新科技革命的前沿以科技作为新的支点撬动宁波这座历史名城新的发展……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