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上海将建第三方平台 服务医生开“个人诊所”

2013.7.25

banquan3.jpeg

  据《劳动报》报道,上海将在国内首创一站式医疗商务服务供应第三方平台,为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打造在沪独立自由坐诊执业的全新制度。昨天,上海市 “十二五”重点建设的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举行医技中心开工建设仪式。市医改办在新闻通气会上透露,医技中心将提供包括影像诊断、病理检验和药品配送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未来知名医学专家“拎包”即可入住开设个人诊所。

  未来专家上班“4+2”

  办一家医院要“摆平”多少繁琐事?病理检验需要实验室,影像诊断需要各种CT、B超等先进设备,还要专业化消毒和医疗污水的专业处置。如果有一个一站式的医技和后勤商务服务平台,那就意味着更多名医独立执业的梦想有望成真。昨天开工的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医技中心,将成为全国第一个专业的医技服务第三方供应平台。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说,新虹桥医技中心模式,将探索让医生拥有个人诊所的新制度。

  上海从去年起发布医生多点执业试点方案,但由于配套政策没有完全跟上,因此要实现医生自由执业仍然面临众多政策障碍。而在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试点的模式中,医生作为社会人自由执业的各种障碍有望破解。许速表示,医学中心未来将由上海多家知名三甲大医院与国际资本合作建立国际医院,目前在公立医院尚没有完全盘活的专家资源,将通过“4+2模式”(即4天在公立医院上班、两天在国际上班),为名专家提供合理合法的第二执业点。

  由于园区将引入多家大型国际医院,是否可能导致体制内医学专家跳槽至体制外,从而影响到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准?许速表示,市民的这一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专家资源永远是紧缺资源,关键是要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解放生产力”。据了解,目前一些专家五天在公立医院上班、双休日去外地二线城市无证行医“走穴”的情况十分普遍。而上海医改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把潜在的专家资源潜力充分挖掘,而目前公立医院捆绑医生的模式要打破。

  国际知名投资商云集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将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原则,分二期建设。园区规划总面积约100公顷,一期规划面积42.38公顷,规划 2011-2016年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建成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医疗服务聚集区;二期用地占地面积约60公顷,规划2016-2020年完成二期项目建设,规划延伸医疗、医学、医技服务链,主要拟导入旅游医疗、转化医学、医疗会展、养老康复、医疗保险(放心保)、研发培训等业态。未来,该中心的绿化率将达到41%,将成为世界上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医疗园区。

  截至今年6月,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一期已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长海医院、百汇医疗集团、美国HCA医疗集团、法国NOALYS集团、韩国白家医院、万科集团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项目入园区,投资总额72.8亿元。其中,医技中心项目已与日本 BML、英国新合力、美国GE、德国西门子、国药集团等国内外一流机构洽谈入驻合作框架协议。按照金融创新的原则,新虹桥医学中心采用股权融资的形式,一改以往政府办医的理念,全部以市场化手段来运营。预计到2015年底,医学中心各项目基本建成投入使用。

  许速表示,未来,上海所有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服务也将因此全部剥离,公立医院公共医疗资源不再能够依靠多出钱而优先享受。具有更高就医需求的市民或外地病人,将逐渐引导至医学中心来就医。

  “三小时都市圈”覆盖3亿人

  据调查,在沪居住和工作的外籍人士及港澳台人士约为21万,在沪而从事商业活动的流动港澳台和海外人士有50多万人。同时,本地和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收入人群,对高端医疗均有潜在要求。据估算,目前申城高端医疗市场规模在110亿元左右,到201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165亿185亿元。如果考虑长三角和全国来沪就医的高收入人群,上海的高端医疗市场规模可能接近300亿元。

  昨天,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建设的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举行医技中心开工建设仪式。市医改办在新闻通气会上透露,医技中心将提供包括影像诊断、病理检验和药品配送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未来知名医学专家“拎包”即可入住开设个人诊所。

  随着高铁网络布局的完善,长三角16座中心城市、周边55座中等城市和1000多个小城镇均被纳入上海的“3小时都市圈”,覆盖3亿人群。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