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07感动中国人物揭晓 钱学森闵恩泽获奖

2008.2.18

2007年度“感动中国”2008年02月17日晚颁奖

由中央电视台评选 科学家钱学森和国家科技大奖得主闵恩泽入围

“嫦娥一号”研发团队获“特别致敬”

由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与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入围,“嫦娥一号”研制开发团队获“特别致敬”——唯一一个集体奖。

颁奖典礼2008年02月17日晚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嫦娥一号成功探月、十七大的召开等等,推动了中国向前快速发展,这些时代发展的标签人物自然会出现在‘感动中国’的名单里。”“感动中国”节目制片人朱波表示,此次评选更注重推动国力前进的时代人物。

除此之外,“感动中国”同样重视草根人物的推荐。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是这群人物的代表。

“这些人并不一定有伟大的事迹,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只要他们所做的能体现最主流的价值观,能体现当代中国人的整体风貌,就是我们寻找的人物。”朱波说。

朱波坦言,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没有一个是掺了水分造了假的。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六届。在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网络投票人数逾5647万人次,投票总数突破9640万次。

重点人物

科学最重开创祖国航天事业

482_200802181537521.jpg

钱学森

1911年出生,浙江杭州人。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1965年,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和规划,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列入国家任务。

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以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身患癌症制造中国催化剂

482_200802181537581.jpg

闵恩泽

84岁,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奠基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奖人之一。

上世纪60年代,他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上世纪70年代,他领导了多种催化剂等的研制和开发,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1980年以后,他指导开展己内酰胺磁稳定床加氢研究,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上世纪60年代起,闵恩泽多种疾病缠身,并被发现有肺癌,切除两片肺叶和一根肋骨。但是他没有放弃中国的石油催化事业,一直坚持工作并不断取得进展,至今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闵恩泽的颁奖词

闵恩泽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

其他获奖人

谢延信 河南工人,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钟期荣 香港 夫妇,两人均已89岁,创办香港树仁大学,奉胡鸿烈 上数亿元培养人才

陈晓兰 坚守医德的上海医生,近年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罗映珍 云南警嫂,700个日夜唤醒沉睡爱人

李丽 身残志坚的湖南张海迪,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李剑英 空军试飞员,为保护村庄,放弃跳伞,坠机牺牲

孟祥斌  28岁,第二炮兵某旅机要参谋,为救落水者牺牲

方永刚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

集体奖

“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在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航天工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条件完成的。“嫦娥一号”是完全的“中国制造”!

 

相关新闻

钱学森闵恩泽等获评“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