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帖】《2015药典》尼妥珠单抗活性吐槽

尼妥珠单抗是一个很久的单抗产品了
这次2015版药典的新增内容里,终于收进去了
我是一直明白活性这话标准比化药要不稳定很多,生物制品有生物制品的特性嘛
根据王军志的书,这一般能接受的也是70-130%吧?
可是看看这次尼妥珠单抗的……
吐槽一下,这是说明国内的单抗生产能力差异很大吗?大到突破行业规则底线了?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cj_mondy (2015-4-09 14:22:15)

    QUOTE:

    原帖由 caihong 于 2015-4-9 14:21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尼妥珠单抗是一个很久的单抗产品了
    这次2015版药典的新增内容里,终于收进去了
    我是一直明白活性这话标准比化药要不稳定很多,生物制品有生物制品的特性嘛
    根据王军志的书,这一般能接受的也是70-130%吧?
    可是看看这次尼妥 ...
    这是表明宽松了很多么?
  • caihong (2015-4-09 14:22:47)

    表明已上市的产品质量差异很大。
  • youyou99 (2015-4-09 14:23:08)

    活性太不稳定,差别大也很常见
  • caihong (2015-4-09 14:29:41)

    QUOTE:

    原帖由 youyou99 于 2015-4-9 14:23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活性太不稳定,差别大也很常见
    你见过差四倍的?
  • whitesheep (2015-4-09 14:30:00)

    有些活性检测难度还是大
  • xue258 (2015-4-09 14:30:22)

    不好说
    没接触过这方面的东东
    但想知道测定方法本身的影响有多少
    就像微生物USP中认为是50%-200%都是可以接受的
    是不是像人体药代一样存在个体差异较大呢
    尤其是相对结合活性那一项
  • xue258 (2015-4-09 14:30:44)

    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涉及到检测细胞等,现实中变异系数确实较大。流式检测就较小了。不过这标准确实有点宽。
  • 笑弯了腰 (2015-4-09 14:31:02)


    生物活性都是以数量级计算的,在一个数量级以内感觉就蛮准确了。我们公司生产试剂盒,内控标准都是正负20%的,批件上的范围更大一点。临床检测数据 阳性数据可以从2000到几百万,可见你检测值就算相差1两倍还是在同一个阳性区间内的。
  • kulee (2015-4-09 14:31:20)


    除了活性,还要考虑到这个单抗的其它特性
  • remenb (2015-4-09 14:31:39)

    标准定宽一点好,但是这个确实太宽了点
  • bs4665 (2015-4-09 14:32:03)


    70-150其实并没有太宽吧。humira据说内部标准是80-120%
  • pencil菲 (2015-4-09 14:32:42)

    我倒是很好奇,中国药典这么定的依据在什么地方?
    能收录进药典的标准应该至少需要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性,而不能单纯迎合国内的生产差异吧
  • 阿敏 (2015-4-09 14:32:58)

    我觉得标准定这个范围主要还是检验方法决定的,单抗早期的研究中活性检测都是通过动物实验来确定,那个差异不说大家也知道,所以药典中收录的标准肯定要照顾到现有文号的企业都能过。我表示理解。
  • 131415 (2015-4-09 14:33:20)

    活性的范围各自企业应该提高内控标准以保证在效期内的有效性
  • 3N4G (2015-4-09 14:33:39)


    个人认为如果是原代细胞的话,范围宽一点也正常,不过这相对结合活性80-150%确实也蛮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