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为什么血液经过检测,还可能传播疾病?

2011.3.04
         编者按:自2010年6月起,武汉、南昌、郑州等地血库陆续告急,其势愈演愈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年伊始,南京等地又现“血荒”。面对这种状况,医院无奈,患者痛苦,家属焦虑。“血荒”为何频频出现?对此,人民网邀请卫生部官员、医院院长及相关专家学者,以“破解血荒”为题,进行系列深入报道,试图从体制、机制层面,探索破解血荒良策。

         在血液筛查方面,我国必检的项目包括艾滋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等。既然血液经过了筛查,为什么还能够传播疾病呢?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许金波研究员做客人民网时介绍:因为血液本身和血液所携带的病原体都很复杂,在人体感染病毒后,存在一个从病毒感染到产生低病毒血症的一个过程,通常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内,因为血液内病毒的含量比较低,用现有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无法检测出来,机会发生漏检的情况。
    
         “窗口期”的长短与机体感染的病毒量、机体反应程度有关。特别是与检测技术有关。目前血液检测所用的三代酶联免疫检测试剂,对于乙肝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平均是56天、丙型肝炎的检测“窗口期”平均是70天、艾滋病的检测“窗口期”平均是22天。   
 
         另外,病原体的不断变异、机体感染病毒后抗原抗体反应很轻等也是造成检测手段“失灵”的原因。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