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复旦大学熊思东教授J Immunol揭示抗体新机制

2013.4.28

  来自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苏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第一次报道了HMGB1参与TLR2/MyD88/miR-155/Ets-1途径介导的自体抗体生成机制,从中揭示了一种与抗双链DNA抗体的持续表达有关的新机制,将有助于研发新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方法。这一相关成果公布在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熊思东教授,熊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上海基因免疫与疫苗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免疫学会理事长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疫苗分子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结核慢性感染的免疫学机制及其治疗性疫苗分子设计;自身抗原与自身免疫识别及应答的免疫学基础 ;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与细胞免疫学基础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女性,特别是育龄期妇女,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和脏器,最终诱发肾衰竭、狼疮性脑病和严重继发感染,甚至可危及生命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与遗传、免疫异常及环境等因素有关。据估计,目前我国红斑狼疮患者约100多万。

  研究表明,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 Ab)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扮演了关键的作用,这种抗体可与DNA(外围区)脱氧核糖磷酸框架结合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存留于循环中或沉积在组织局部,通过激活补体而导致炎性损害。

  然而抗双链DNA抗体的具体生成机制,至今科学家们还并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作为SLE标志之一的含DNA的循环免疫复合物(ICs)(被称为“circulating DNA-containing ICs”),也许参与了这种自体抗体的生成。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就围绕着这种复合物,深入探讨了其在抗双链DNA抗体生成的机制,以及在SLE患者体内的病理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循环DNA免疫复合物能诱导抗双链DNA抗体的生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复合物中的HMGB1,是抗双链DNA抗体诱导的一个关键因子。

  研究表明,在SLE患者体内,HMGB1与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并且TLR2/MyD88/microRNA-155(MIR- 155)途径也是HMGB1参与抗体调控的一种关键因子,在诱导的抗双链DNA抗体生成过程中,miR-155功能性靶标为Ets-1。

  此外,研究人员还验证了miR-155和ETS-1的表达,与抗双链DNA抗体在SLE患者体内的关联性。研究人员表示,据其所知,这是第一次报道了HMGB1参与TLR2/MyD88/miR-155/Ets-1途径介导的自体抗体的生成。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SLE患者中与抗双链DNA抗体的持续表达有关的一种新机制,这将为研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