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新疆地区4个973计划项目顺利启动

2014.4.15

  近日,973计划“新疆北部古弧盆体系成矿机理研究”、“亚欧内陆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与区域生态安全”、“西天山石炭-二叠纪构造演化与浅成低温成矿系统”、“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等4个项目召开工作部署和研讨会。新疆自治区田文副主席、新疆科技厅张小雷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前主任陈宜瑜院士、科技部基础司有关同志、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以及相关研究人员40余人参加会议。

  新疆北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中心陈华勇研究员、中科院新疆生物与地理研究所刘学军、蔡大克研究员、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杨志华研究员等分别介绍了新批准立项的 973计划项目立项背景、总体目标、关键科学问题、课题设置和研究工作思路。造山带弧盆体系是世界铜铁铅锌金等大宗矿产资源的重要聚集区,其成矿作用是当前地学重要的科学前沿,陈华勇研究员为首席的“新疆北部古弧盆体系成矿机理研究”将围绕新疆北部古弧盆体系多类型基地制约、多期次岩浆演化和弧-盆转换过程中成矿元素迁移富集机理开展研究。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也是生物物种与基金资源极为独特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脆弱的区域,“亚欧内陆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与区域生态安全”项目首席科学家刘学军将带领科研团队将依托跨国生态站网,通过解剖中亚生态系统研究样带,阐明不同荒漠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对温度、水分、盐分等胁迫响应特征抗逆机理,确定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安全阈值,提出安全防控对策,为西北干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提供科学支撑。低温成矿元素的运移-聚集过程及其地球动力学研究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的科学前沿,蔡克大研究员领衔的“西天山石炭-二叠纪构造演化与浅成低温成矿系统”项目,希望深入认识低温成矿的形成及保存规律,在发展浅成低温成矿理论和促进找矿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青年科学家杨志华研究员介绍了她领导的年轻团队将结合计算模拟技术,主要开展卤素碱/碱土金属硼酸盐材料的微观机理研究,设计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紫外、深紫外非线性材料。与会专家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就进一步聚焦研究内容、凝练科学问题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新疆基础研究工作快速发展,2013年获得批准973计划项目4项,体现了新疆自治区政府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和持续支持,也是科研工作长期积累的结果。目前,新疆地区在研973计划项目7个,经费总额达1.3亿元,涉及矿产资源成矿机理、碳汇与生态环境、化工过程节能减排、人畜共患病和光电信息功能材料等科学前沿。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