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顽固”雾霾罩京城 尾气燃煤是罪魁

2013.1.14

banquan18.jpeg

昨天,雾霾天气继续影响本市,游客站在颐和园十七孔桥附近,连对面的万寿山都看不见。

banquan18.jpeg

昨天,在二环路阜成门桥附近,因雾大视线不好,两辆汽车发生碰撞,巡逻交警及时赶到现场处理。持续的雾霾天气使交警出勤率陡然加大。

  连续四天的大雾天气,让整个北京城陷入一片灰蒙蒙的世界。市气象台已经连续四天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本市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也在昨天发出。这场大雾是怎样形成的?它又为何迟迟散不去?记者昨天分别采访了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从“外因”和“内因”综合分析了这次严重的雾霾天气。

  静稳天气不利污染物扩散

  张明英告诉记者,由于今年的冷空气来得太早,在“一九”、“二九”时就已经发足了威力,因此现在虽然正值“三九”,本市却已经转为由暖气团控制,冷空气的力量太弱。

  一般情况下,雾的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目前,本市在暖气团的控制下,地表温度低,相对湿度大,夜间的辐射降温作用使水汽凝结,形成辐射雾,而这几天的偏南风,又将华北南部地区的辐射雾吹到北京形成平流雾,导致北京处于辐射雾和平流雾的混合状态。

  那么大雾为何迟迟不散呢?张明英解释,虽然目前控制本市的是暖气团,但由于地表温度很低,所以就形成了一个逆温层,而且这个逆温层非常稳定,使得水汽和大量污染物不易于向空中扩散,在垂直方向流动不出去;同时,冬季的静稳天气,使得近地面大气也很稳定,风力弱小,水汽和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也不易扩散,“横竖”都出不去,就导致了局地和区域污染物的迅速积累,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另外,北京的地形条件也造成了污染物的堆积。张明英说,北京的西部和北部分别是太行山和燕山,800多米的高山挡住了污染物的扩散。当偏南风较弱时,污染物就在山前堆积,使得山前的空气质量非常糟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北部地区位于山上,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城区和山前地区情况就不容乐观。

  张明英还告诉记者,北京每年都会出现重度污染日,一般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春天的沙尘天气,二是冬季的静稳天气,会形成一段时间的静稳型重度污染。然而针对这次的污染,污染源并不是一个地区形成的,京津冀地区的情况都比较严重,属于区域性和周边性污染同时存在。

  污染物质增加了近20倍

  王跃思说,由于雾霾中用来扩散大气污染物的混合层高度下降,只有200米到300米,仅是平时的十分之一,造成大雾散不出去。对此,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大气混合层高度就相当于家里的房顶高度,房顶越高,抽几根烟很快也会扩散上去,不觉得呛。但现在就等于在我们的上空捂了一个大锅盖,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物都排不出去。”不过他表示,这只是外因,造成此次大雾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污染源排放强度大,主要来源就是汽车尾气和燃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观测研究显示,汽车尾气、燃煤成为此次北京雾霾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最近几天北京增加的主要污染物,是由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等转化而来的硝酸盐和硫酸盐等污染物质,已经增加了将近20倍。

  王跃思分析,北京地区的污染源主要分为四类,第一就是机动车尾气排放,这个比例超过了50%;第二是燃煤,居民化石燃料燃烧的“贡献”接近30%;第三是餐饮,这既包括饭馆也包括居民自己做饭,大概占10%左右;第四是工业排放及建筑扬尘等。

  不过,王跃思表示,此次北京的雾霾天气,不能单独就北京自身来说,因为京津冀地区的整体情况不容忽视。总体来说,如果区域人为排放污染源不是如此强烈,天气过程再怎么变化,也不会引起这般强烈的大气污染。

  北风吹散大雾或要等到后天

  这样“顽固”的大雾如何才能散去?张明英分析,要想大雾消除,要么靠温度升高要么靠风,特别是北风来吹散,但就这个季节来说,温度升高的难度较大,而京城短时间内没有冷空气,所以也指不上风来吹散大雾。

  根据目前的气象情况来看,冷空气已经进入新疆一带,预计会在15日夜间侵入本市,所以至少也得等到16日白天,这场大雾才会被一股三四级的北风逐渐吹散。届时,袭扰京城多日的雾霾天气将彻底告别。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