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种业向育繁推一体化大步迈进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助力种业向育繁推一体化大步迈进
  编者按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等16个部门共同编制完成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去年12月26日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正式印发。这个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现代种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规划,规划的制定和发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月28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对规划进行了解读,并对两年来种业的发展和今后的工作重点作了介绍。现将相关要点予以刊发,敬请关注。


  规划特色


  种业发展迎来机遇期


  规划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种业发展的要求明显提高。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作物种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世界农作物发展的实践表明,没有现代种业就没有现代农业。未来几年是我国现代种业发展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有牢牢地把握我国种业发展的控制权,才能牢牢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动权。


  “两个分离”与“四个提高”


  规划明确了种业发展的时间表,将现代种业发展目标分为2015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到2015年基本实现“两个分离”,即积极引导和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其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到2020年建立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实现“四个提高”,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由目前的96%提高到97%以上,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商品化供种率由目前的65%提高到80%以上,前五十强种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


  分作物提出科研目标

  规划明确了20种农作物的种业科研目标和重点,既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五种主要粮食作物,也包括蔬菜、棉花等15种经济作物,确保了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协调性。同时,要求各个作物种业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挖掘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功能基因,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开展种子生产、加工、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升种业科研的发展水平。


  分区域布局生产基地


  基地布局坚持“优势区域、企业主体、规模建设、提升能力”的原则,明确了基地的类型、区域范围和建设内容。从类型上看,既规划建设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基地,同时也兼顾了重要经济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从范围上看,既着力加强国家级种子基地建设,同时兼顾区域级、县(场)级基地建设,确保种子生产供应总量和结构平衡。


  构建四大政策支撑体系


  发展现代种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主体和多部门。规划重大工程部分围绕落实重点任务,全面统筹重点项目,形成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商业化育种、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种业监管能力提升四大工程,构建了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供种保障、企业竞争和市场监管四大能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工作亮点

  既做加法又做减法


  国务院8号文件实施以来,政策对支持现代种业发展既有做加法的,也有做减法的。比如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扶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减免税政策,所有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种子生产经营所得就可以免征所得税,这就给企业做了一个减法。


  还有做加法,建立了现代种业发展基金,这个基金是由财政部、农发行、中化集团共同发起建立的,基金总额是15个亿,已经于去年的12月全部到位。这15个亿,对企业兼并重组、引进人才都是可以用的,这是做加法。同时还有保险,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就种业的保险问题也有了试点。还有我们的银行,对种业的贷款支持,给予优惠利率。


  鼓励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


  推进现代种业的发展,尤其是做大做强企业,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育繁推脱节,“育”基本上在科研和教学单位,“繁”和“推”这两个环节在企业。怎么样让“育繁推”结合起来,怎么样建立这个机制,促进科研单位的育种要素、人才、育种材料,还有技术,向企业流动。去年以来,我们部里积极推进科企合作,促进育种要素向企业流动,开展商业化育种。同时,江苏、吉林、安徽等省也都出台了一些政策,让科研人员保留身份,带着技术到企业,到企业搞研发,这都是机制的创新。


  解决市场“一品多名”


  我们要求“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要有自己的“国审品种”或者“省审品种”,要有育种基地、育种技术人员,育种的相应设施设备,就是说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这个办法的修订,对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我们还出台了《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目前市场上品种命名非常多,有时候一个品种叫多个名字。为规范命名,我们出台了这个规定。规定坚持了两个原则:一个是唯一性原则,另一个是优先性原则。


  提高企业入市门槛

  《种子法》颁布以来,配套出台了很多部门规章,但是部分规章已经实施十年了,一些已经不符合现代种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农业部为此修订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新办法提高了企业的入市门槛,比如说“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过去3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经营两杂”种子由过去500万元提高到现在3000万元,从事进出口企业由过去的1000万元现在提高到3000万元,注册资本提高了。第二个门槛,也是非常重要的门槛,就是强调要有固定资产。这次我们要求不仅要有注册资本,还要有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比如“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注册资本1亿元,固定资产的要求是5000万元。进出口的种子企业固定资产也要求1000万元。这门槛是很过硬的。


  企业动向


  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修订后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促进了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如中种集团就拿出了2.8亿元兼并了6家企业,像北大荒垦丰集团把整个农垦的种子企业全部整合,组成了一个垦丰种业集团,营业额由原来的3亿元现在到了10多亿元,还有荃银高科通过市场募集资金兼并了多家企业。


  人才引进如饥似渴


  我们现代企业最缺的是人才,一方面是管理人才,一方面是科研人才。企业要建立商业化育种,一定要引进科研人才。我们有一些企业加快从国外引进海归人才,一个是高管人员,还有一个是建立研发团队。比如山东的冠丰种业,去年一年引进了13个博士,在种业当中是非常有特点的。


  科研投入力度空前


  国务院8号文件的出台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推动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像中种集团投入5亿元在湖北武汉建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大北农计划投资5亿元,建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现在已经初具雏形。还有隆平高科,由过去每年投资4000万元搞科研,现在投资1个亿建研究院,辽宁东亚种业投资1.2亿元建研究院。还有企业投资制种基地,建加工线、建加工中心。这些企业在《办法》颁发以后行动都是非常快的。


  数量减少结构优化


  我们现在企业的数量在减少,由新办法实施前的8700多家,降到现在的6296家,减少了28.7%,同时企业的结构也在优化,大企业在增加,小企业在减少。我们在6200多家企业当中,注册一个亿的企业是59家,新办法实施之前只有32家。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是445家,新办法实施之前只有324家。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原来是8200多家,现在只有5700多家,也就是说大企业增加,小企业减少,这是个非常好的势头。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助力种业向育繁推一体化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