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多位院士齐聚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 现场揭秘

2016.11.30

——2016年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在京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1月2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清华大学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和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承办的2016年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Bio-med and Innovative Medical Devices 2016)在北京召开,与会的各界学者、专家及相关企业代表近400人。

170788_201611301230401.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程京

170788_201611301231211.jpg

2016年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Bio-med and Innovative Medical Devices 2016)会议现场

  会议遵循为创新医疗仪器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产学研用管对接的平台,通过学术引领、促进产业繁荣发展和共同进步的宗旨,聚焦健康社会、精准医疗、基因诊断、居家养老等主题。此次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程京主持会议,并为与会者介绍了参加本次大会的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副主任邓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处长王甲正、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李兴德等。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为大会致辞。

170788_201611301231591.jpg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金国藩

  金国藩对大会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嘉宾、参会专家各位代表、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的理事、会员们、以及新老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最近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主席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主席强调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本届大会探讨生物医学研究及相关科学,就是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健康,在此开展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加强技术转移,知识与政产学研结合就是要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精神。”

  金国藩还提到:“对于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们,既要发表科学论文也要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这次大会的承办方之一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就挂靠在博奥生物集团,这是清华大学实现政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企业之一。在程京院士的领导下,博奥生物已经成为高校产业中生命健康领域最突出的企业,拥有世界领先的生物芯片技术,推广了大量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的产品,为健康生活贡献了力量。”

  本次大会聚焦“健康社会、精准医疗、基因诊断、居家养老”,这正是当前从政府到社会最为关注的主题,而精准医疗、基因诊断等非常专业的议题,也是生物医学工程及医疗仪器领域的研究前沿。金国藩表示,望本次会议在最新成果展示、产业发展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充分地讨论、共同研究,充分利用这一展示最新科研成果的好机会,将这次大会办成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仪表领域内,学术界与产业界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大会。希望各位与会代表朋友们共同努力,继续为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工程产业的发展而更加勤奋的工作,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170788_201611301230231.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曹雪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医药科技交叉创新与发展》的演讲。演讲从三大方面深入探讨了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态势。

  医学科技创新进展产生的几方面重大影响:医疗模式变革(精准、远程、智慧医疗);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医疗器械和科学仪器制造业、信息产业等新型产业转型发展;培育基因诊断、健康资讯、个性化医疗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大数据决策模式改变。

  中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七大态势:大数据科学成为医学领域新的科研范式;人类基因组计划为基因治疗和生物治疗带来新的机遇;中西医并重更为深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和手段将有更大的飞跃;医药技术突飞猛进;人口老龄化对只能养老科技的需求越发迫切;康复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中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和前景:1.注重前沿引领;2.突出交叉融合;3.落实预防为先;4.建立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5.推动国家医学与健康高端智库建设;6.培育人才队伍;7.拓展产学研合作;8.深化国际合作。

170788_201611301230232.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陈凯先以《中医诊疗设备的创新发展——现状、趋势和思考》为题发表了演讲。演讲以中国诊疗设备的历史回顾开篇,介绍了传统中医针灸、小夹板等诊治器具;随后从国家政策保障、主管部门推进、迫切的社会需求等方面阐述了中国诊疗设备的发展需求。

  陈凯先列举的一项涵盖全国不同地区、级别、类别80家医院调查表明中医诊疗设备分布科室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皮肤科等十余个诊室,对诊断类设备的需求量是已有设备的20.9倍。目前全国约有500余家企业生产中医诊疗设备,分布在25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陈凯先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中医肾疗设备和技术的重大意义,对于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要整合优势,与时俱进,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中医诊疗设备跨越发展。

  最后陈凯先给予发展中医诊疗设备几点建议:1.构建中医诊疗设备科技平台,2.提高企业中医诊疗设备研发能力,3.构建中医诊疗设备标准规范体系,4.建立中医诊疗设备产业化基地,5建立中医诊疗技术国际合作交流平台,6培养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人才。

170788_201611301233041.jpg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副主任 邓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副主任邓刚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创新医疗器械工作情况综述及相关规定解读》的精彩演讲。自2014年3月1日起,截止至2016年9月30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发布后,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共接到创新医疗器械申请437项,其中国产项目占到全部的94.5%,年申请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创新申请产品中,无源植入占36%,有源医疗器械占31%, 体外诊断试剂占27%;境内创新医疗器械申报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湖北等省份。

  邓刚还针对《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审查操作规范(试行)》、《创新医疗器械沟通交流及技术审评操作规范(试行)》、《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审查异议处理程序》等法规进行了详细解读。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邓刚表示,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将进一步扩充专家库,纳入更多学术团体;制定受理要求,完善操作规范;统一审查制度,改进现有专家审查方式;增加审查过程中与申请人的交流、互动,在现有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注册前沟通交流管理办法。

170788_201611301233241.jpg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李兴德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李兴德为我们带来题为《Translational Biomedical Optics for Label-free Imaging of Tissue Histology in vivo》的精彩演讲。OCT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是一种非侵入、非接触微米级分辨率的成像技术,非常适合生物组织活体检测和成像。这一技术可应用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术中导航,如食道癌的检测和脑瘤手术中的肿瘤组织分辨。目前产业规模已达到十亿美金/年,且每年增长11-13%。Two-photon技术也可应用在活体病理组织检测,而且可与现有的检测仪器如内窥镜等结合,无需荧光造影剂即可区分正常组织细胞与肿瘤细胞,还可用于判断治疗是否成功以及对于早产儿的疾病预判等方面。

170788_201611301233501.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程京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程京的演讲以《问道健康中国》为题。对比中国、美国、古巴、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人均寿命与人均卫生支出,程京院士结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的健康道路设计了一套以预防为主的“黄帝计划”,以传统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为根基,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使人们可以“生的健康,想病不易,逝的安详”。“生的健康”:产前使用基因筛查技术可检测多种遗传疾病,如遗传性耳聋、胎儿染色体异常。“想病不易”:根据X射线研发的眼相分析仪、中医药的《分子版本草纲目》数据库项目、结合传统中医的体质学说与现代的基因检测,对人群进行体质分类。

  本次会议还设有穿戴式健康设备、先进临床检验技术、先进诊断与治疗技术、中医药发展论坛、政策环境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新技术发展论坛六个分会场,从多个方面讨论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方面的研究。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