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苏州大学构建学者科研“小王国”

2012.4.11

  分娩之痛,已接近人类疼痛的极限。然而每年约有10%的妊娠高血压产妇,不仅要忍受分娩的巨痛,还须承受水肿、抽搐等病痛,甚至面临母体、胎儿死亡的巨大威胁。

  日前,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吴庆宇首次提出了妊娠期高血压的新发病机制,蛋白酶Corin在孕期子宫血管重建中起关键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上,实现了苏州大学科研成果在Nature上零的突破。

  “这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先开出的一朵花。”吴庆宇及实验室人员曾这样表示。然而,这朵“花”又是如何盛开的?

不栽“小树”,挪“大树”

  吴庆宇早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后赴海外留学。虽然身在异乡,但他始终对母校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2007年,当时就职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研究中心的吴庆宇收到了母校的一个研讨会的邀请,这让他喜出望外。

  就在那一年,苏州大学做了一项创举。校方负责来回路费,把散布在海外的70多位优秀毕业生请回母校,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这让包括吴庆宇在内的毕业生十分感动。

  研讨会开得极其热烈。不久之后,在校方的感召下,苏州吴江籍人士、被誉为“美国钢铁大王”的唐仲英出资成立了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吴庆宇成为了这一中心的牵头筹建人。

  在国外,谁能拥有一个完整、独立的实验室,谁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搞科研。给优秀的归国科学家一座实验室,让他们按自己的规划建一个科研“小王国”,实现科研梦想,这种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然而对苏大而言,吴庆宇的归来远不止科研这么简单。

  引入美国实验室中常用的学术带头人负责制(PI制),就是他提出的一个建设理念。

  在这种制度下,每一位PI作为“当家人”,对于如何使用经费、选择课题、支配人员都有很大的自主权,需要什么仪器、选用哪些科研人才和学生,中心一概不干涉,仅负责后续服务,提出一些原则性要求,如研究生毕业需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等。

  PI制给予了研究者宽松的机制,但每个PI的头上也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实验室在3~5年时间内实现自行“造血”,否则即面临“关门”的风险。

  “每一个学术带头人之间都是平等的,相互之间互补协同。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能创造良好的学术气氛,最有效地激发团队效益。”吴庆宇说。

  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行政负责人叶明昌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移植树,过去是栽小树,让它慢慢长大;现在是挪大树,如果它成活的话,很快就有更大的树荫。”

“这儿的科研环境比国外好”

  栽小树虽然成长慢,但风险不大;挪大树虽然见效迅速,却要冒很大风险。中心如何能保证自己所移植的大树能够根深叶茂呢?

  推开印有“PI董宁征”办公室的门,20平方米大小的空间内,阳光正暖暖地照在绿植上。中心里这样宽敞通透的办公室还有十来间。据介绍,目前中心围绕血栓与血管生物学、恶性血液肿瘤研究两大方向,已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成功引进12位海归PI。

  “我觉得这儿的科研环境比国外好。”吴庆宇团队核心成员董宁征说,“能否很好地开展工作、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是PI们最看重的。”

  据她介绍,实验室中的科研仪器均为新采购,学校还提供了共享的仪器设备平台,“用起来比国外的要方便”。除了配备必须设备,中心每年征求PI的需求意见,列出需要优先购买的仪器设备,及时给予经费支持。目前,中心的仪器设备投入已达3000多万元。

  “我们的特色是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和快速沟通,但这在国外并不易实现。”董宁征说,“在这里我们与苏州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国际妇婴保健医院紧密合作,方便了临床样本和资料的采集,也可以根据临床需求进行相应的基础研究。而在美国实验室里,很难实现这些。”

  “如今的工作环境,给我们的感觉是愉悦的。如果说有什么意见要提,就是大家觉得现在的办公室太大了,希望新建的办公室改小一些。”董宁征笑着说。

  2009年底启动至今,中心成立2年多。吴庆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中心成立的第一年,就以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两年多来,中心先后获得了包括“973”、“863”、国家战略性科技先导研究专项等各类项目30余项。一些实验室已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ZL10余项。“这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2011年江苏省组织部评选人才科技创新团队,7个获奖的教育类团队,中心便是其一。专家私下里评价,“既有很好的实体,又有有效的运行模式,这个中心当之无愧”。

着力建设“科研小特区”

  2009年11月,在中心成立的揭牌仪式上,听了吴庆宇在仪式上的简短汇报,原本没有发言安排的江苏省委书记举起手来:“江苏省经济发展到现在,完全有能力也有实力来支持一些重点学科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随即着手启动了优势学科建设工程。2010年该工程正式启动,计划投入60亿元,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包括苏大血液学在内的90个学科,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学科。

  “能进入优势学科的,一定要创造特殊条件,如果大家都四平八稳地发展,是没有出路的。”校方对这块“科研小特区”大开绿灯:在Science发布公告招聘人才,按照国际惯例承担面试者的差旅费,组织海外应聘者参观实验室,邀请专家组评聘……而这些在苏大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