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山西省突出治理污染打造“碧水蓝天”环境

2010.5.16

  人民网太原5月16日电 (记者伍彧彧  通讯员任雁楠)  5月16日,山西省吕梁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生物池、消毒池等主体土建工程全部进入扫尾阶段,月底建成后日处理城市污水2.5万立方米。今年,山西省以太原市为重点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突出抓好重点城市的大气环境治理,加强燃煤电厂脱硫项目建设和运行监管;加快城中村燃煤锅炉改造;加大集中供热工程改造力度;加强企业废水达标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今年山西省还深入开展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活动,加强对“双百家”、“省千家”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监管。大力推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社会节能,确保完成 “十一五”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2%的目标。

  过去,山西省以黑色资源开发方式、工业结构定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把蓝蓝的天空丢失殆尽。山西以占全国1/60的土地,生产了全国1/4的煤炭、2/5的焦炭和1/17的电力,犹如一个巨大的浓缩发生器,这个巨大发生器在运转时,终于把自己推上了烟尘粉尘排放量全国第一、固体废物排放量全国第一、危险废物排放量全国第一的位置。

  于是污染成为山西的形象:天在落尘,河在流脓。这是20世纪末,外界对山西的说法。21世纪初,外界对山西的评价是:有河必干,无水不污。能源工业以其巨大的生产力进行自然开发同时,也以其巨大的破坏力毁灭着自然。经济开发以其高速的增长率向环境进军同时,也以其高速的破坏率自戕着经济。

  近几年,山西省把污染物减排、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试点,实现环境监管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双提升”作为2010年环境工作的首任。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工作目标,认真履职。全力推进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山西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和改善,推动山西省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污染减排方面,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污染物减排各项指标任务,并首次提出,企业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2.91%,万元GDP化学需氧量下降13.26%的标准。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二级以上天数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80天的任务,努力达到290天以上,环境空气质量向二级标准冲刺。在水环境质量方面,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加强汾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监管。强化汾河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排污企业的整治,开展汾河水库及上游7.4公里导流明渠周边隔离带、防护网的建设,实施复垦还林工程;开工建设汾河水库上游涧河湿地工程,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汾河出境断面水质实现持续好转。严格遵循“先规划环评,后项目审批”的原则,加强煤炭、钢铁、煤化工、水泥、焦化、金属镁六大行业产业发展规划环评工作,重点加快对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环保审批进度。

  山西省还在全省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环保考核、问责和否决,80多名党政领导干部由此受到处分。环境问责,一举震撼了山西政坛。山西在全国较早实施企业限批、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政策,15个县市被限制重复建设盲目发展。限批政策,彻底打击了地方保护主义。山西在全国较早实施现代化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工程,1000个污染源被牢牢管制。自动监控,形成对污染企业强大威慑,结束了环境监控“只监不控”的尴尬历史。山西较早在全省实施部门联动及“停贷停运停电”措施,5000家污染企业被死死扼住生存咽喉。“三停”措施,真正阻断了污染型发展的命脉。

  山西在全省实施环境污染末位淘汰并取缔关停,1万家污染企业在山西版图上彻底消失。末位淘汰,使山西抛弃落后生产方式,经济发展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型。山西全省实施火电企业全部实现限期脱硫,二氧化硫减排提前两年完成约束性指标,高度显示山西环保的巨大魄力。一个一个创造性举措,体现的正是山西坚决摘掉全国污染第一的“黑帽子”,创全国一流业绩的精神。

  2010年是山西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环保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完善、提升、创模”八字方针,大力开展环境质量提升年活动,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条主线”,牢固树立环保优先、低碳发展“两个理念”,紧紧咬定“蓝天碧水”工程、主要污染物减排、“十一五”环保规划“三大目标”,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一个攻坚战”,突出抓好工业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治理、农村污染防治、环评审批、执法监管、宣传教育、自身能力建设8项重点工作。将污染减排目标、蓝天碧水工程建设任务、“十一五”环保规划三大目标落在实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