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因素与节能减排影响 9月用电量环比降12%

国家能源局25日公布,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出现自今年4月起6个月内的首次环比下降。用电量数据一直被认为是反映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但对于9月份用电量数据下降的原因,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和各地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的影响,对经济的指示性不足。中国经济正处于稳固筑底阶段,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很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出现反弹,并开启新一轮增长。

  主因

  季节因素与节能减排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国家能源局举行的三季度能源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498亿千瓦时,环比下降12%,回落幅度高于上年同期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用电量下滑趋势明显,9月,重工业用电量1939亿千瓦时,环比下降17.3%。

  记者注意到,这是自今年4月份开始,首次出现全社会用电量环比下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表示,虽然9月份用电量出现环比下降,但其中的季节性因素不可忽略。

  中电联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力行业季节性因素非常关键,7、8月份是传统的用电高峰月,去年同期环比下降是在去年前低后高的上升通道中出现的,今年8、9月份的温差很大,季节性因素对用电量的环比影响应该大于去年同期。

  结构调整则是除了季节性因素之外的另一个使得用电量下滑的重要因素。王思强表示,自4月份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呈逐月下滑状态。其中重工业用电量的下滑受到了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显现以及节能减排力度增强的影响。

  薛静表示,国家三季度开始的节能减排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电量。“重工业用电环比下降那么多,主要是国家有意识地踩了刹车。”她说,“9月份重工业用电量下滑得比较明显,6月底高耗能产业出口退税政策废除使得高耗能产品出口出现下滑,此外还有部分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企业的限产和关停,这些行业的回落对重工业用电量影响很大。”

  薛静预测,从9月份开始,四季度电力市场的刚性需求会加速下降“因为重工业的结构调整还没有到位,应该还有较大幅度的调整,综合全年来看,重工业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例还是太高。”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预测,四季度用电量还会出现下降,出于节能减排的压力,有的省份会采取更大的措施对高耗能产业实行限产,甚至停产,有的省份甚至可能出现用电量负增长。“但即使是这样,今年全年用电量还将同比增长13%至14%,这足以支撑全年G D P增长10%,因此不存在经济复苏乏力的状况。”

  国家电监会的一位研究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今年下半年我国用电走势出现了转折,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国际金融危机那样强烈的外来打击,而更多是为了实现节能降耗、改进经济发展方式而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内部政策安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将是相对可控的。

  供应

  电厂日子难过

  发电集团这个冬季的日子不好过。据一位地方电厂的负责人透露,受电煤价格上涨因素影响,目前60万千瓦以下的火电机组已开始出现亏损。

  有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秦皇岛港的煤价大幅上涨。10月22日,发热量5500大卡的大同优混平仓价为每吨760元至780元,而在9月25日,同样发热量的大同优混平仓价为710元至720元,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价格大约上涨了7%。

  虽然大部分发电公司和煤炭企业在今年年初就已经锁定了煤炭合约,但仍有一部分电煤要通过市场来补充。近一个月来的煤炭价格飙升让发电企业承担了高成本。

  另一端,火电的上网电价上调在近期也基本无望。据发改委一位人士透露,火电上网价格调整还没有到合适的时机。

  以五大发电集团为首的发电侧在短期内需要承担电煤价格上升的传导成本,这让业内很担心入冬后的四季度电力供应紧张问题。

  此外,来水偏枯也是四季度有可能造成供应紧张的理由之一。王思强在25日的三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表示,受电煤供应、来水和气温等因素影响,第四季度局部地区和高峰时段有可能出现电力紧张现象。今年冬季部分流域来水偏枯,西南和华中地区部分水电大省会出现供应偏紧。

  接受记者采访的数位电力、煤炭领域的专家认为,虽然冬季发电面临诸多困难,但不会在根本上影响年末的供电。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电力专家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进入冬季电力需求不会有大的变化,用电增速可能放缓,但是绝对值不会下降。鉴于发电侧众多央企的社会责任,保证供应并不难做到。

  “电力供应受季节影响,水电站在冬季只能供应四分之一的产能,减少的部分,需要由火电补上。这次煤炭价格上涨,会增加火电成本,对电力企业有影响。但是亏损归亏损,保证供应还是央企应该做到的事。”他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副教授邢雷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煤涨价等因素会对电力行业的效益有影响,但不会影响年末的电力供应。“受3季度C PI上涨、通货膨胀、冬季储煤、北方用煤需求增大等因素拉动,煤炭价格上涨是肯定的。五大电力企业均是央企,在采购上是有优势的。相对而言,市场经 济 形 势 下 的 煤 炭 供 应 企 业 有 很多。”邢雷建议,建立煤电路运一体化的集团,电力企业要向煤炭行业加大渗透力度,以参股甚至自行开采的形式,解决问题。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认为此次季节性涨价属于正常现象,对年末的电力供应有一定影响。“但是煤炭价格仍未达到年初800多元/吨的高点,秦皇岛港的报价760元/吨至780元/吨有些虚高,可能不是真实成交价格。”李朝林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