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潘建伟院士:在量子世界中执著创新

2013.3.07
       科技工作者要努力发挥科学技术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刚刚过去的2月,潘建伟、陆朝阳等人共同完成的量子点脉冲共振荧光确定性高品质单光子源的研究工作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这是我国量子点光学量子调控领域发表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的第一篇论文。

  潘建伟是2011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已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1996年,潘建伟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量子力学的世界级大师蔡林格教授把我引到了一个有很多‘苹果’的树枝下”。回忆恩师,已经多次跃起摘下“苹果”的潘建伟无限感慨。

  2001年,受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邀请,潘建伟回国并在中国科大负责组建了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

  “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多学科交叉领域,而当时量子纠缠操纵最先进的技术在奥地利。”潘建伟回忆起他的“候鸟”学术生涯。那时,他一道与同事们开展在中科大的实验室建设,同时还继续在维也纳大学从事多光子纠缠方面的合作研究。

  但是要实现远距离的量子通信必须发展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技术,而冷原子系统是实现量子存储的理想系统。意识到这一点的潘建伟又到冷原子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德国海德堡大学,以玛丽·居里讲席教授的身份,通过各种渠道在欧洲申请经费支持,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为我国培养冷原子量子存储方面的研究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潘建伟凭借其在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量子纠缠态纯化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获得奥地利科学院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荣誉;2004年,他又在欧洲连续获得三大研究奖项。

  从此,“世界首次”就与潘建伟带领的团队一次次结缘——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现突破大气厚度的远距离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

  经过数年的积累,在一一掌握关键技术之后,潘建伟意识到是时候“回家”了。

  2008年,潘建伟和他在海德堡大学的团队一起回归中国科大。同年,潘建伟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

  潘建伟专注的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态隐形传输,是为新一代量子通信打基础:高效安全,无法被窃听和破译,在将来的国防领域会有重要的应用;对多光子纠缠态以及高品质的量子点单光子源的研究,也为将来的高速度量子计算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以不受羁绊的精神领略科学大美的潘建伟,又因政协委员的身份增加了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环境治理和农民养老保险,以及科技如何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是他关注的社会问题。

  我们期待他执著创新、不拘一格的科学精神,在政协委员这一新身份上同样闪烁出熠熠光彩。

□名片

  潘建伟,多年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教授、博导。201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