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物联网工程创新实验室 让一切变得更智能

2017.6.26

  物联网被视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浪潮,确立未来信息社会竞争优势的关键。据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高30倍,物联网将形成下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那么,物联网到底是什么?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何星霖用一句话向记者描述什么物联网。“就是人能用移动端(比如手机)控制周围的所有事物,达到智能决策。”何星霖举例说,银行自动开关门、电子眼智、智能家居、能城市等等都属于物联网。而他所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就是让身边的一切变得更智能。

  物联网工程创新实验室 让一切变得更智能

  今年5月15日,重庆理工大学首届“创新驱动 智造未来”计算机文化节在学校静湖广场举行,由物联网创新实验室学生研发的VR驾驶系统吸引了不少人排队体验。在这里,人们只要带上头盔,就能享受“真车驾驶”。

  据了解,这是一项基于VR的模拟驾驶项目,该项目是通过unity 3D开发的VR模拟驾驶应用,项目帮助用户学习开车,让用户在家即可体验驾驶的乐趣。除此之外,还能实现多人赛车竞技的游戏功能。

  “这是实验室今年3月开始的项目,何星霖负责服务端,我负责客户端,有些美术人员负责场景的美术,是跨专业的合作。”据物联网工程创新实验室的学生秦杨介绍,现在他们正准备植入一段重庆的真实街景,实现人在家中也能有在重庆开车的体验。

  在计算机文化节当天,看到大家兴奋地体验VR驾驶,秦杨和项目组的同学都很很激动。作为学校首个VR驾驶项目,他们在研发时也遇到不少困难。为了街景建模,他们邀请美术人员加入,为了让汽车开起来更真实,他们向车辆工程专业的同学请教汽车动力学。

  “这也说明了一个大项目需要多专业合作,各取所长,特别是这种游戏类的,更需要跨专业合作。”秦杨说那段时间里,他们经常在实验室里呆到晚上12点,因为在编程的时候,兴趣来了就停不住。

  现在,项目组正在对系统进行优化,但师弟何星霖已经想得更远了,“看着美术组建模,我们就有想法,是不是能把国外的旅游景点进行建模,这样在家里就能自驾游,让那些没时间或没足够资金的人在国内也能享受出国游。”何星霖说,这就是物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

  研发便携式兆欧表 让铁路人员工作更轻松

  在计算机学院,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是学院常做的事情,也是学院的责任之一。2016年12月,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袁明富就接到一项任务,为企业研发一款便携式兆欧表。

  “这款兆欧表主要是供铁路部门测量数据使用,因为他们现在使用的是一款手动的遥表,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摇,手动填写标签、贴标签,然后回到办公室后用电脑录入数据。在铁路运输如此发达的今天,工作量大,效率低。”袁明富说,企业的想法是要便携式、数据能上传等等,怎么来实现则需要项目同学自己解决。

  从指导老师处接到任务后,袁明富和其他三位同学组成了项目组,并进行了分工,袁明富主要负责主体工作,师弟李文兵负责电量,刘志有和张雯雯则负责屏幕显示。因为主体部分涉及的参数很多,袁明富只能一步一步进行测试。

  “在前期淘汰了很多东西,测试电压、打印机淘汰了一个,GPRS淘汰了三个、还有WiFi、屏幕等等。”袁明富说,物联网涉及的方面很多,有超出自己知识范围的,他或是自学,或是请教老师、或是到企业找专家。“比如,测量电阻时,对电阻两端施加高压,是一千伏,但一个便携式表工作电压不可能是一千伏,怎样让它的正常工作电压变为一千伏,这就是一个难点,怎样使它在测量期间稳定也是一个难点。最后是指导老师和企业的老师对我进行了指导。”

  那段时间里,袁明富除了上课时间,基本都泡在实验室里。现在兆欧表已经做了出来,从技术层面能够实现将表放在铁轨上,点一下,数据就上传了,同时还具有打印功能,并且在打印的同时将数据上传总部服务器。

  “表做出来了,技术难点是解决了,但是因为使用条件非常苛刻,我们还在反复修改。”袁明富说,夏天铁轨经过暴晒,温度极高,对表有影响。因此,在企业做实验时,将表放在70多度的高温下,GPRS曾出现上传不了数据的现象。“每次改完,我们都要到企业做测试,从开始到现在,至少去过10次。”

  现在,大四的袁明富即将毕业,他说这是自己在实验室的最后一个项目,如果兆欧表能让更多的铁路工作人提高工作效率,也算是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

  物联网让一切更智能 实验室让青春不迷茫

  在采访中,秦杨、何星霖、袁明富不约而同的表示物联网工程专业让他们看到了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也让他们坚定了要投身研发的信心。

  “大一时还很懵懂,因为还没有学专业知识,但是到了大二开始学专业知识之后就觉得很有趣,而加入实验室之后,就开始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了。”秦杨说,编程是一个创作过程,它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通过代码就能构造一个世界,这个过程远比玩游戏更有乐趣,而且最精彩之处在于当你解决问题的一瞬间,觉得自己很伟大。

  “VR驾驶,学校还从来没人做过,但是我们做出来了,当我们那天晚上把VR问题解决,通过头盔感受到虚拟世界时,我们非常激动。这也是一直支撑我们去做的原因,而且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也是成长。”

  据了解,秦杨所在的创新实验室是计算机学院为了培养本科应用型精英人才的手段之一,每年有30%的学生能够进入实验室接手项目。目前有四个实验室,分别是通用实验室、新技术实验室、焊接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你感觉不到迷茫,因为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秦杨说,参加实验室后,暑假和寒假需要留在学校做项目,他们在空无的学校里看着食堂一个接一个关闭,感觉学校被自己承包了一样,尽管如此,同学们都愿意自愿留下来做项目。“放假回家也是玩,还不如在实验室里做自己喜欢的事。”

  据物联网工程系主任唐继强介绍,已经有企业向学院提出签约秦杨,但是学院希望等到他完成大三学业之后在决定,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利于学生发展。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