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华南植物园等在杏黄兜兰繁殖及其萌发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2015.11.17

  兜兰(Paphiopedilum)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们对其过度地采挖,兜兰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所有兜兰野生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特别是仅产于我国云南的杏黄兜兰,是所有兜兰中唯一的黄色种类,被誉为“金童”,一经发现,便在国际园艺界引起轰动,在世界兰花展中多次获得金奖,国际上每株卖价曾高达8000美元。同时,杏黄兜兰又是所有兜兰植物中繁殖难度最大的种类之一,分株繁殖慢,成熟种子无菌萌发率也极低,是兜兰属植物繁殖和保护中的“旗舰”种类,可谓植物中的“大熊猫”。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硕士研究生张艳艳在其导师曾宋君、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副园长黄卫昌等的指导下,对杏黄兜兰萌发困难的机制作了深入的研究并找到了解决其萌发困难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杏黄兜兰在成熟过程中经历了从低到高并急剧下降的萌发趋势;成熟种子无菌萌发率下降的原因与其种皮角质化形成不透水的保护层及其内部营养物质的消失具有重要的关系;选择合适胚龄的种子利用合适的培养基进行播种,利用合适浓度、合适时间的次氯酸钠处理成熟种子能有效地提高萌发率。

  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该研究获得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学技术项目等多个项目的资助。

图1 杏黄兜兰母株

图2 杏黄兜兰种胚发育过程

图3 杏黄兜兰种胚萌发和成苗过程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